为促使人民履约而发一行政处分,使人民走向行政处分的救济途径,乃是在没有行政诉讼法第八条规定前的不得已措施,在该法通过后不应再为援用[ 契约或私法契约),采取了所谓的「标准条项」(standardtermsandconditions),类似行政机关自己准备的定型化契约,但并非真的是已经「定型化」的契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08.html -
了解详情
措施”,于是把它分为“预防措施”、“制止措施”和“执行措施”,并认为“执行措施”就是“行政强制执行”。这种以“手段、方法”定位而不是以“行为”定位的方法,便把 2000年7月第1版,第203页;马怀德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高等学校法学教材,司法部法学教材编辑部编审,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98.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确定的权利人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在上述制度框架内,我国各级人民法院根据《行政诉讼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从1989年-1999年底,共受理非诉讼 两种情况的。效率不得对抗基本公正,非基本公正应该服从效率。[25]面对非诉讼行政执行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来自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批评,我们可以在保留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92.html -
了解详情
法学专业化的功能方面[13]和描述或解释现实制度的功能方面的局限,以及行政诉讼法起草时解答行政诉讼被告确认问题的迫切需要,促使行政法学者转而诉诸由国外引入 责任的最终归属主体,并非真正“独立的”赔偿主体。[21]此逻辑矛盾二。2.行政主体范式的学术功能局限从语言范畴角度着眼,主体与客体乃相伴相随的术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91.html -
了解详情
一问题时,只能是“无能为力”。在这样一起看似简单的案例中,却折射出我国行政诉讼法在设计行政诉讼前置条件上的明显缺陷。笔者思忖,如果该户居民在这一 不至于因为盲目选择救济途径而导致其权利实际上无法得到救济,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的功能。同时,也使人民法院对行政权的司法监督功能逐步得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03.html -
了解详情
课程,也组织编写了教材。北大法律系率先在本科和研究生中开设外国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课程,而安徽大学于1982年开始招收行政法研究生。(注:对新 ,行政法研究文章不断见诸于各种法律报刊杂志。 3.1986年至1989年为行政法学研究快速发展、繁荣时期(行政诉讼理论准备期) 1986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26.html -
了解详情
的、并因此增加了些许令人尊重色彩的新闻稿。然而,它们也属于联邦行政程序法所定义的‘规则',因为它们'解释法律'或'制定政策'.这些规则通称为'非立法性 ,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页98-103;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页217-218(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34.html -
了解详情
属于法制观念淡薄时期,人们对法律规定的理解不深刻所产生的问题。而对于《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所涉及的实质性问题则少有人论及。这 处的地位更接近于证据。因为行政诉讼证据的特征是“合法性”、“客观性”、“相关性”,而行政规章的特征与此完全吻合。另外证据在行政诉讼的过程中要经过人民法院的司法审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66.html -
了解详情
的证明标准。有学者就行政诉讼证明标准提出,“所谓行政诉讼证明标准,是指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履行举证责任、证明案件事实所应达到的程度,是人民法院 的,从而直接面临着如何正确衡量个人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的任务。比如,行政机关确认土地、房屋等不动产的权属,意味着在相邻各方当事人以及其他争议当事人之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92.html -
了解详情
的证明标准。有学者就行政诉讼证明标准提出,“所谓行政诉讼证明标准,是指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履行举证责任、证明案件事实所应达到的程度,是人民法院 的,从而直接面临着如何正确衡量个人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的任务。比如,行政机关确认土地、房屋等不动产的权属,意味着在相邻各方当事人以及其他争议当事人之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8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