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前所述,刑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这表面上是在违法与责任两个层面上规定了共同犯罪,实际上只是将共同犯罪限定在故意 的死亡承担责任(A承担强奸致死的责任,B承担抢劫致死的责任,故成立共同正犯时,也可能罪名不同)。这就是部分实行全部责任的原则。显然,其中的全部责任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85.html -
了解详情
某些罪名的使用。法治的精神在于统一。多一个或者少一个罪名适用或不适用期待可能性理论,表面看来只是观点的分歧,其背后则体现了对被告人人权的漠视和理论 学和实务部门针对一些法益相等其中尤其是以生命法益为内容的特殊案件是否成立紧急避险往往争论不休。有鉴于此,借用德国刑事立法对紧急避险的精确二分法,显然有利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238.html -
了解详情
某些罪名的使用。法治的精神在于统一。多一个或者少一个罪名适用或不适用期待可能性理论,表面看来只是观点的分歧,其背后则体现了对被告人人权的漠视和理论 学和实务部门针对一些法益相等其中尤其是以生命法益为内容的特殊案件是否成立紧急避险往往争论不休。有鉴于此,借用德国刑事立法对紧急避险的精确二分法,显然有利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945.html -
了解详情
往只指实施其中一种行为,根据通说,选择性罪名要根据行为人具体实际实施的行为确定罪名,定罪处罚。因此,这三种罪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同罪同刑的对 或者帮助犯。但是,如果购买者唆使原本没有贩卖淫秽物品意图的人贩卖淫秽物品,则可能成立教唆犯[ 6 ] 。本文赞成否定说。肯定说的可罚性的理由概括起来无外乎是定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475.html -
了解详情
一、刑法立法方法论的核心问题 一般而言,刑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规则:作为犯罪成立条件的定罪规则和作为刑罚适用条件的量刑规则。⑷从刑法运行的目标意义上讲 长远看来显然不利于构建合理的法制体系。这在宏观意义上属于没有充分考虑增设罪名建议与整体法律规范体系之间的协调性问题。在上述立法建议当中,非法拆迁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700.html -
了解详情
答复均认为第17条第2款的规定均属于犯罪行为而非罪名,但是关键不同在于:审判长会议的观点表面上认为相对责任年龄者的相关行为须承担刑事责任,但是确定 独立行为进行单独判定,更不导致该数个独立行为所分别充足的构成要件不能成立。 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答复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意见的共同错误在于:相对责任年龄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425.html -
了解详情
不均衡。因此,我们认为司法解释将累犯作为可以上升一个法定刑幅度的情节来考虑,表面上突破了刑法通说所说的法定刑的限度,但实际上却符合罪刑相适应原则。 因此 通说对数额犯的理解有误。 首先,虽然并非所有的犯罪在成立犯罪时都写明了情节严重,但实际上所有的分则罪名的解释都需要受到刑法总则第13条但书的规制,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096.html -
了解详情
。即使是从法条关系上毫不相干的两个犯罪,也可能由一个行为同时触犯两个以上罪名,从而成立想象竞合犯。根据公认的处罚原则,对于想象竞合犯,应当从一重罪论处 陷害罪与故意杀人罪(间接正犯)的想象竞合犯论处。 其三,徇私枉法罪与故意杀人罪表面上也没有什么关联,但二者同样可以竞合。例如,法官A明知x犯故意伤害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760.html -
了解详情
。这就好比对一个在构成要件中对同意的立场表述模糊的罪名(比如故意伤害罪),首先假设构成要件成立,法益受到侵害,然后再到违法性阶段解决一样,是一 指出:或许可以认为,如果将意外事件、不可抗力放在犯罪主观要件中进行研究,将正当防卫等表面上符合客观要件的行为放在犯罪客观要件中进行研究,将经被害人的同意或推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516.html -
了解详情
(姑且暂时抛开机关能否成为犯罪主体这一前置性争论),也未能跳出既有的、有名的罪名之外,在此之上平添一个花环,其必要性和合理性值得怀疑。行政犯罪先河一开,立法 法律责任。组织可以成为责任主体,但却不是行为主体。组织作为一种法律主体如果成立的话,那么它自身什么行为也不会做、不能做。行为如果离开了自然人就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13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