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种种变相贿赂行为必将愈来愈多。”(注:储槐植著:《刑事一体化与关系刑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47页。)比如当前社会上较普遍存在的一种“ 383条处罚。可见,从量刑角度讲,将单纯受贿行为依贪污罪处理,不违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不会侵犯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四)就实践意义而言,将公务活动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57.html -
了解详情
相关的问题纷繁复杂,对于在理解上存在争议的问题,应当依据什么原则来确定,笔者认为,应当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出发进行实质性的分析,同时兼顾有利于被告原则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70471页。 3参见高铭喧主编:《新编中国刑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49251页。 4参见高铭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87.html -
了解详情
区别于控制论的本质所在。控制论是以实际控制财物本身作为贪污既遂的标准,而占有论则主张占有全部物权。事实上,行为人也只有将公共财物的所有权实现完全转移,变为已有 案情看,未遂犯的危害程度并不小于既遂犯。这种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处罚规定,使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在未遂犯的一般情况和特殊情况下都能贯彻。 (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145.html -
了解详情
,第82页以下。) 上述报应主义与功利主义长期分野和对垒的结果是催化了一体化的刑罚论。该理论认为无论是报应主义还是功利主义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又具有难以克服的片面性。 两项原则分别规定在刑法第4条和第5条,即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注:参见赵秉志主编:《新刑法典的创制》,法律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919.html -
了解详情
做法无疑会对遏制电脑犯罪起到较好作用。因此按照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调高计算机犯罪的法定刑标准,避免罪刑失衡,是我国刑法为回应计算机犯罪的冲击而应当 虚拟空间。 计算机犯罪对刑事侦查及刑事证据制度之冲击 计算机犯罪作为一种与高科技相伴生的犯罪,它与传统犯罪有着许多不同的地方。计算机犯罪的行为人大多受过一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907.html -
了解详情
分担责任后的客观危害,与通过因果法则解读出来的加害人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相结合判定行为人的罪行轻重。简而言之,加害人刑事责任的大小只能以被害人分担责任后 低估的影响。 将被害人过错纳入刑罚裁量考虑的范畴是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实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刑罚目的的必然选择。既然被害人过错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369.html -
了解详情
刑。对一些严重的犯罪仍然要判处罚金,否则就有违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有损刑法威性。当然,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对那些没有财产来源,但已经被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 [2]梁根林.刑罚结构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翟中东.刑种适用中疑难问题研究[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132.html -
了解详情
,第82页以下。) 上述报应主义与功利主义长期分野和对垒的结果是催化了一体化的刑罚论。该理论认为无论是报应主义还是功利主义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又具有难以克服的片面性。 两项原则分别规定在刑法第4条和第5条,即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注:参见赵秉志主编:《新刑法典的创制》,法律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89.html -
了解详情
做法无疑会对遏制电脑犯罪起到较好作用。因此按照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调高计算机犯罪的法定刑标准,避免罪刑失衡,是我国刑法为回应计算机犯罪的冲击而 “虚拟空间”。 计算机犯罪对刑事侦查及刑事证据制度之冲击 计算机犯罪作为一种与高科技相伴生的犯罪,它与传统犯罪有着许多不同的地方。计算机犯罪的行为人大多受过一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84.html -
了解详情
单位主体相比, 仅是性质不同, 在为其设定刑罚措施时, 必须遵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1) 删除数据、修改程序。人工智能产品行为依赖其存储的计算机 规制其犯罪行为。 参考文献 [1] 刘宪权, 房慧颖。涉人工智能犯罪刑法规制的正当性与适当性[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8 (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448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