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记不采禁止处分或禁止登记主义,故登记义务人将不动产再行让与第三人,或为第三人设定其他物权并申请办理登记时,登记机关应予受理,不得拒绝。 星 《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法律出版社2001年出版。 6 许明月等著 《财产权登记法律制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年版。 7 谢在全 《民法物权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966.html -
了解详情
假登记的原因,可以由地方法院发布假登记的假处分命令,嘱托登记机关登记之。根据学者的考察,日本《不动产登记法》第33条的规定是该法的起草人参考《 《民事诉讼法》上尚未规定假处分制度,有待完善。 [1] [日]吉野卫:《注释不动产登记法总论》(上册),108-115页,日本,金融财政事情研究会,199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694.html -
了解详情
是为了保障债权人实现其进行物权权利变更的债权请求权。它限制债务人违背其义务对不动产进行处分的权限,使得债权人在债务人违反义务进行处分的情况下也能够取得物权。 第2款规定:查封、扣押、冻结已登记的不动产、特定动产及其他财产权,应当通知有关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手续。未办理登记手续的,不得对抗其他已经办理了登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345.html -
了解详情
是法律上建立某种公示手段公示的权利为真实权利的一种规则。 [关键词]物权 占有 登记 公示 交付 公信力 一、物权对世效力的基础 所谓公示,是指在物权变动时, 的占有与实际的动产物权不一致,但无论其是基于权利人,相对人或者不动产登记机关的过错,登记对任意之善意第三人均为正确,动产占有人则被推定为所有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165.html -
了解详情
中最典型的莫过于基于合同被撤销、被宣告无效导致的物权变动,另外还有分割共有不动产的判决。 2.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何时生效?有学者认为,政府作出征收决定之后,必须 限期登记而仍未申请时,可以由地政机关予以代管,经代管15年,仍未申请登记的,地政机关可以直接将该不动产登记为公有。学者认为,此条规定的意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724.html -
了解详情
1)已登记的不动产物权变动无效或被撤销,但登记尚没涂销;(2)物权已发生得丧变更情形,但未及时登记的;(3)因登记机关的错误或疏漏; 不动产交易的不同特点以及占有和登记簿作为公示方法的不同特点,因此将动产善意取得制度与不动产登记簿的公信力制度各自独立为宜。 所谓公信力,是指凡为信赖物权变动的外观表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901.html -
了解详情
既是取得物权的受领原因,也是保持所取得的物权的保持原因。 5、关于不动产登记机关 物权是一种具有对世性的权利,其义务主体是权利人以外的所有的人 迅速发展,城市环境恶化和土地高度立体化利用的结果。建筑物相邻关系,一方面扩充了民法不动产相邻关系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向传统的相邻关系理论提出了挑战。因此,在现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022.html -
了解详情
既是取得物权的受领原因,也是保持所取得的物权的保持原因。 5、关于不动产登记机关 物权是一种具有对世性的权利,其义务主体是权利人以外的所有的人 迅速发展,城市环境恶化和土地高度立体化利用的结果。建筑物相邻关系,一方面扩充了民法不动产相邻关系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向传统的相邻关系理论提出了挑战。因此,在现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021.html -
了解详情
更正程序来解决,不适用善意取得。⑻ ⒉ 肯定说。持肯定观点的学者认为,应承认不动产善意取得。他们认为我国《最高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 ,善意第三人亦可获其利益,除非有他人向登记机关提出异议并已记载于登记簿上的情形。 三、 不动产善意取得的制度基础 考察先进国家的立法,各国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016.html -
了解详情
与房屋登记簿分立),[36]而且实践中登记错误的情形也较为常见。例如,由于登记机关的错误或遗漏、法定物权、不动产登记簿外的法律变动、夫妻共有或 中国物权法教程》,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版,页269。 [58]参见王利明:不动产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研究,《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10期。 [59] 参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71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