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程序、正义与现代化-外国法学家在华演讲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页172[29]转引自黄荣康等:“理性对待刑事二审 27.[34]美国国会指定美国量刑委员会于1987年制定了《联邦量刑指南》作为联邦法官刑事量刑的强制规定,联邦法官必须在其规定的幅度内量刑,有效控制了法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39.html -
了解详情
人大常委会第13次会议决定,将杀人、抢劫、强奸、放火等严重危害社会的现行刑事犯罪分子的死刑案件的核准权由最高院授权给高级人民法院行使,1981年,又将上述限时 我国死刑复核主要是在高院完成的。这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1二审程序与复核程序的冲突。由于我国法律规定死刑案件的一审在中级以上的法院进行,实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58.html -
了解详情
申请没收违法所得案件的期限,参照公诉案件第一审普通程序和第二审程序的审理期限执行。 公告期间和请求刑事司法协助的时间不计入审理期限。 诉讼过程中没有包括 款、第二款的规定 未被羁押的,应当在受理后六个月以内宣判 简易程序 214 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 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0529.html -
了解详情
,充分发挥死刑二审程序的纠错功能。 8.改革死刑复核程序 现行死刑复核程序仍然存在一些有待探讨的问题。第一,关于听取辩护律师意见。《刑事诉讼法》第240 派检察官到庭,避免单方面听取辩护律师意见。第二,关于听取最高人民检察院意见。《刑事诉讼法》第240条第2款规定,在复核死刑案件过程中,最高人民检察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4981.html -
了解详情
保证被告人获得辩护。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是国家根本大法确定的一项诉讼原则,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则明确了辩护制度由 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人民法院有义务保证被告人获得 ,当然这种转变是在现代司法理念指导下进行的。第 8 页第三,未对二审程序中的回避作硬性规定。刑诉法第187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2599.html -
了解详情
的。文革之后,百废待兴之时,我们于1979年通过颁布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刑事诉讼法。这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发挥了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的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在划定侦查权运转轨迹的同时,也确立了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利害关系人对违法侦查行为的申诉、控告机制。此外,二审程序、再审程序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719.html -
了解详情
和目的也就不复存在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为什么刑讯逼供屡禁不止,刑法严厉禁止,刑事诉讼法也严厉禁止,为什么效果十分有限?我认为,主要是因为刑讯逼供所得的证据没有真正 由省法院进行的复核,对于多数省来说,复核程序和二审程序往往是统一的,而不是在二审程序之后再进行独立的复核程序。甚至于可以说,在省一级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405.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来控制死刑适用的数量。同时,为适应建构和谐社会的需要,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也已取代自80年代初执行至今的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的严打政策, 社会治安稳定、民意中死刑复仇观念淡化、政治家决意削减死刑数量、侦查与一、二审程序完善等条件具备之际,死刑数量失控、死刑标准不一、死刑错案时有发生的弊病才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503.html -
了解详情
,而不可能成为限制和约束权威 的自治性制度,更不可能超越于权威之上。就刑事诉讼领域来说,如果把客观真实作为事实 认定的标准,那么,宣布客观真实的权威只能是 性的重要性。首先,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精神,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应当作出无罪判决,但这一精神只体现在一审程序中,二审程序并没有作相应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84.html -
了解详情
学者还认为,辩诉交易和和谐司法都遵循着人权、公正和程序的价值,尤其突出程序价值。中国刑事诉讼法修改也应该体现这样的价值,因此学者主张辩诉交易应该 有助于在中国塑造一种妥协谈判的精神,因此值得提倡。 关于死刑二审开庭,来自法院的专家认为,在死刑二审开庭实践中,合议庭成员没有最终的决定权,检察院往往也只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06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