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的,检察机关应当通过说明不报捕(执行)理由通知书等形式,进行程序上的监督,而不能自行决定逮捕后直接通知公安机关执行。 (二)明确审查批捕阶段 逮捕决定时,应当给予被害人以充分的发达意见的程序参与权。笔者建议:1、被害人在审查批捕阶段有聘请律师的权利。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595.html -
了解详情
,应当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二)刑事诉讼法: 十二小时 1、对于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 ;(六)将传唤当事人和通知辩护人、法定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勘验、检查笔录制作人、翻译人员的传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三日以前送达;(七)公开审判的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773.html -
了解详情
羁押问题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将拘留权和逮捕权赋予给承担诉讼职能的公安、检察机关,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实质的程序救济手段,缺乏必要的制约 违法通知书并负责检查对违法通知书的实际履行情况。责任者所在的单位的纪检检察部门也要进行调查并提出多方面的处理意见(经济、行政和刑事意见),并负责落实处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35.html -
了解详情
羁押问题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将拘留权和逮捕权赋予给承担诉讼职能的公安、检察机关,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实质的程序救济手段,缺乏必要的制约 违法通知书并负责检查对违法通知书的实际履行情况。责任者所在的单位的纪检检察部门也要进行调查并提出多方面的处理意见(经济、行政和刑事意见),并负责落实处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96.html -
了解详情
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法律赋于监所检察监督的权限大而宽。从监督程序看,监所检察监督涉及刑事诉讼的全过程,从刑事拘留到逮捕,从起诉到判决,从裁定到 制度、羁押期限跟踪制度、羁押期限届满提示催办制度、计算机联网预警制度、发纠正违法通知书、向权力机关、政法委报告制度、超期羁押投诉制度、超期羁押责任追究制度等,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226.html -
了解详情
羁押问题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将拘留权和逮捕权赋予给承担诉讼职能的公安、检察机关,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实质的程序救济手段,缺乏必要的制约 违法通知书并负责检查对违法通知书的实际履行情况。责任者所在的单位的纪检检察部门也要进行调查并提出多方面的处理意见(经济、行政和刑事意见),并负责落实处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48.html -
了解详情
的工作,特别是在公安局领导的示意下。[xxviii]检察院的驻员发现非法羁押,只能向公安部门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但多无法落实。[xxix]公安局内部法制办公室或看守所发现 的风险并不大。5、刑事羁押的程序不具有诉讼形式和可诉性(1)羁押的决定程序:在我国拘留完全由公安机关自行决定,逮捕由检察院批捕部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73.html -
了解详情
轻解除取保候审思想,进而发生对所有取保候审的当事人有决定无解除的现象,出现违法的情况。 第三,决定取保候审的程序。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第四款明确规定 移送单位检察院),第五联当事人收执。是否变更保证方式可在《重新计算取保候审期限通知书》中注明。这样既可简化手续,降低诉讼成本,提高办案效率,又可起到同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66.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的积极性,因为,追究刑事责任需要准备详实的材料,付出的工作量过大,而且要求又高。相对而言,司法拘留、罚款的程序比较简便。 (四)查处不力,制裁力度 ,行为人的主要犯罪事实,并随附主要证据,如生效的判决、裁定书,执行通知书、扣押、查封、冻结手续等材料,公安机关接受后应当审查立案,立案后应通知移送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59.html -
了解详情
监督措施,检察机关发现超期羁押现象,只能通过看守所间接地了解,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仍沿用发纠正违法通知书的方式,监督的效果不明显。 3.社会及案件等方面的原因 等貌似合法的程序掩盖超期羁押之实绝不是程序公正的内容,而是对程序公正的扭曲,是漠视甚至是对被羁押人员正当权利的践踏。我们应坚持在刑事诉讼活动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104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