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该罪立法的理解与适用也产生了诸多分歧。本文将以对犯罪化的分析为进路,试图对我国侵犯个人信息犯罪的立法作出理性分析,以及时厘清该罪规定的立法意图与 在该罪的规定中设定刑事推定规范,[12]以降低控诉方对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从而达到严厉打击犯罪的目的。[13]比较该两种立法路径,笔者更赞同采取前一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828.html -
了解详情
身份证的防伪技术含量已经很高,但伪造身份证的案件屡见不鲜;即使是防伪技术含量更高一筹的第二代身份证,也是不断出现被伪造的情况。因此,为了提高证照验证效率, 就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从而得以掌控整个伪证犯罪。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的一个结论是,证照伪造行为处于此类犯罪的核心地位。伪造证照行为是整个共同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390.html -
了解详情
挽救的原则,可以考虑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单位犯罪的,要根据案件的性质和人员的作用大小实行分类处置。在单位犯罪中,实行分层处理时要注意区分几类人员 业务的人员,包括会计、出纳以及直接实施经济犯罪的行为人,要根据这些人的表现具体分析,如通过判别其主观能动性来考察其主观恶性以及是否因此特别受到重用或者获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912.html -
了解详情
4千元、5万元和20万元; 单位犯罪的,标准分别是10万、30万和100万元。天津市《关于刑事案件有关数额标准的意见( 试行) 》第20条规定: 合同 、胁迫之民事救济》,载《现代法学》2000 年第6 期。 [42]从另外角度分析,合同可撤销比合同无效更有利于保护受害人,因为依前者,受害人可请求履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809.html -
了解详情
判断的思路,直接把大量本可认定为民间借贷的行为认定为了犯罪。 但是,对于仅涉及欺诈与诈骗之争、不涉及其他犯罪的案件,先刑后民不符合刑法介入经济领域的有限性 。因之,本文与其说是案例分析,毋宁说是为精细司法提供的理念前奏。 写下诗化的结语,期冀唯美的结局。 【作者简介】 高艳东,单位为浙江大学。 【注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234.html -
了解详情
以主观上无非法占有目的、客观上未实施欺诈行为、债权人不属于社会公众、借款系单位行为等理由,提起上诉,要求宣告无罪。2012年1月18日,浙江省高院做出二审判决 的思路,直接把大量本可认定为民间借贷的行为认定为了犯罪。 但是,对于仅涉及欺诈与诈骗之争、不涉及其他犯罪的案件,先刑后民不符合刑法介入经济领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214.html -
了解详情
客观规律的反映,又是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和违法行为防范的经验总结。而从近几年发生的案件看,案犯作案的手段司空见惯,并不高明,但往往得逞,其主要原因就是规章制度 的重要表现形式,是由各种消极因素交互作用的综合反映。综合前面对金融犯罪特点及原因的分析,笔者认为,对金融犯罪的防范和控制极为必要和紧迫。在具体操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7429.html -
了解详情
定性争议。所以,司法机关在判断对某个案件的各种评论时,考虑的因素要比学者更多一些。对经济犯罪的分析与判断,其所具有的复杂性也正在于此。无论是从法律 经济犯罪的特性并不一致,尤其是我国在经济犯罪中规定了大量单位犯罪,资格刑的缺失使得单位犯罪可判刑罚单一,达不到惩治的效果和目的。所以应从刑罚配置方面入手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1321.html -
了解详情
定性争议。所以,司法机关在判断对某个案件的各种评论时,考虑的因素要比学者更多一些。对经济犯罪的分析与判断,其所具有的复杂性也正在于此。无论是从法律 经济犯罪的特性并不一致,尤其是我国在经济犯罪中规定了大量单位犯罪,资格刑的缺失使得单位犯罪可判刑罚单一,达不到惩治的效果和目的。所以应从刑罚配置方面入手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1311.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不应成为区分个人合同诈骗与单位合同诈骗的标志。实践中,应当注意从单位犯罪的犯罪意志的整体性和利益归属的团体性两点把握究竟是个人合同诈骗罪还是单位 名义被冒用者和保证人是否承担刑事责任,能否构成共同犯罪,应当根据共同犯罪的构成条件结合具体情况予以具体分析:(1)如果名义被冒用者在行为人冒用自己名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07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