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补救办法是重新确立交易双方利益的平衡,而不是去摧毁已发生的一切。[41]但法律行为被司法变更的标准应当予以明确化,这一方面使其更有操作性, 《合同法要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会2003 6 P155 尹田《论因误解而为的民事行为》载《政治与法律》1993年元月 P17 [45]见 尹田《论因误解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763.html -
了解详情
的方式。所得税产生于纳税人通过自身的民事行为取得的所得收入。个人所得中的工资薪金、生产经营、劳务报酬、财产转让与租赁、利息、特许权使用费等所得,或是纳税人 的利益均衡。民法主要通过等价有偿、机会同等、权利义务对等、情势变更和公平责任等原则保证实现交易的公平。 税收公平原则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思想在税法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513.html -
了解详情
义务,但对于竞卖人而言,则依据《合同法》的原则,出让和受让行为则属于平等民事主体关系范畴,是地地道道的民事行为。土地使用权出让实质上与任何政府机关依法出售闲置 的权利,阻止了《公告》要约中对竞买人资质条件约定的变更,以便保护其机会利益,是合法的,是正当的。 据此,本应以事实为根据,结果偏离了法律事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69.html -
了解详情
的要求。但在我国司法实务中,诸如股东查阅权、异议股东评估权等公司纠纷的审判正在遭受冗长的民事诉讼程序的折磨,在久拖不决中上演原告胜诉但利益严重受损的故事。 程序的模式。如我国台湾地区公司法第200条规定,董事执行业务有重大损害公司之行为或者违反法令或者章程之重大事项,股东会不为决议将之解任时,得由持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204.html -
了解详情
成立诈骗罪。 (3)成立诈骗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之后作出财产处分,财产处分包括处分行为与处分意识。处分财产表现为直接交付财产,或者承诺行为人取得财产,或者承诺转移财产 中应考虑有关规定,反之适用《民法通则》的规定。 2、如果民事主体的民事行为属于可变更、可撤销的,其权利的除诉期间是1年。 3、无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434.html -
了解详情
指直接引起债权债务关系成立、变更或消灭的民事行为,而物权行为则是指直接引起物权取得、变更或消灭的民事行为。当事人订立合同的行为由于引起了合同之债法律 给第三人”,导致商品房买卖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无法取得房屋。即只要属于商品房的重复销售,并且导致在先买方无法取得房屋,在先买方就可获得惩罚性赔偿请求权,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795.html -
了解详情
的和解协议出台了一些规定,例如《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人身损害赔偿范围和标准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7条规定,当事人经公安机关调解或自行和解达成协议并实际履行完毕的 一种诉讼制度。对于重大误解或者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我国民法通则及合同法均规定当事人可在知道或应当知道可变更或可撤销的事由之日起一年之内行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900.html -
了解详情
行 为,指以意思表示为要素发生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民事行为包括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可变更或可撤消的民事行为、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四种。民事法律 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合同法》第60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合同法》第61条规定:合同生效后, 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507.html -
了解详情
契约义务来说, 当事人为缔约而进行协商之际, 已由一般的普通关系进入一种法律上的特殊结合关系(即信赖关系) , 由于这种信赖关系比一般关系更为密切, 也更具直接 未成立、变更以及缔约协商过程中违反附随义务所发生的损害能否适用, 则颇有疑问。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民法通则》第61 条所指的民事行为系一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240.html -
了解详情
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可见,我国撤销权在效力上较具灵活性,不仅包含撤销的效力,还具有变更的效力,因而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在性质上被认为属于效力不完全的民事 ;而如果在缴纳税款之后房地产权属转移合同被解除,并通过返还房地产等方式使合同的经济效果不复存在,买受人则有权向征税机关请求退还税款。我国《印花税暂行条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282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