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逮捕人犯的法定羁押期限到期的前七天,应当向办案机关发出《案件即将到期通知书》;对超过法定羁押期限的,应当向人民检察院报送《人犯超过法定羁押期限报告书》 )拘留后,办案机关发现不应当拘留或者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通知立即释放的; (二)逮捕后,办案机关发现不应当逮捕,通知释放的; (三)人民检察院作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0726.html -
了解详情
个月。该法第69条和第134条对公安机关提请审查批准来逮捕的期间和检察院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期间作出规定。在特殊情况下,人民检察院决定 的期间 (1) 一审诉讼活动期间 刑事诉讼法第151条对人民法院送达起诉书副本、传票、通知书至人民检察院、当事人、辩护人、证人等手中的期限作了规定,刑事诉讼法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411.html -
了解详情
的《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第12、13和14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根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涉嫌犯罪的事实、主观恶性、有无监护与社会帮教条件等,综合衡量其社会危险性,确定是否有逮捕必要,慎用逮捕措施,可捕可不捕的不捕;对于罪行较轻,具备有效监护条件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574.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的逮捕条件,只要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并符合逮捕的其他条件的,就要依法批准逮捕。在起诉和审判阶段,要按照两个基本的要求掌握具体的条件,凡是符合 部门对非法证据予以排除后,还要依照刑诉法的规定,向有关侦查机关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并告知未采纳该项证据,要求其继续侦查。 为了规范审查、运用证据工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068.html -
了解详情
了对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案件有直接受理侦查的法定职权,也赋予了其批准逮捕及提起公诉的权力。其中检察机关对职务犯罪的侦查工作是检察机关一项极为 刑事诉讼规则》规定:人民检察院决定不予立案的,如果是被害人控告的,应当制作不立案通知书,写明案由和案件来源、决定不立案的原因和法律依据,由侦查部门在十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775.html -
了解详情
? 首先,嫌疑人为什么被抓起来? 虽然家属一般都会收到公安机关的电话通知(拘留通知书一般是挂号信邮寄,家属很久才收到),但是家属平时很少接触刑事案件, ,一般都会向检察院报捕。报捕后,辩护律师应当及时地和检察院沟通,并递交《不予批准逮捕申请书》。如果检察院已经决定批捕或者已经批捕,那么递交《不予批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26397.html -
了解详情
,直接采取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和拘留,有权对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提请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并执行逮捕,有权决定和实施通缉,等等。 上述法定的刑事诉讼 送达法律文书,在澳门方面主要是指控诉书副本、起诉书副本、命令状、传唤书、通知书、判决书、送达证明书等;互相交换犯罪情报;接受或委托调查取证;等等。 此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2301.html -
了解详情
停止程序时,应当通知告诉人,同时阐明理由。如果告诉人是被害人的时候,在通知书中要告知可以声明不服和提出声明的法定期限。若被害人不服检察院的决定时,有 意见不被接受,可以向上一极检察机关提请复核。上级检察机关应当立即复核,作出是否变更的决定,从而发挥对检察官不批准逮捕裁量权进行监督制约的作用。此外,公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700.html -
了解详情
的期限 我国现行刑诉法规定,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拘留之后,在3日内向人民检察院提请审查批准逮捕,在特殊情况下可以自动地延长1日至4日,而流窜作案、 或者向其上级机关提出纠正意见。侦查人员拒绝接受检察机关提出建议或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时,法律应当必须明确规定相关侦查人员的法律责任;检察机关还应根据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469.html -
了解详情
阶段法律文书的持有数低,如:拘留证、逮捕证、换押证、不批准逮捕证、释放(变更强制措施)通知书、延长羁押期限和法院的判决书等,由于法律或 违法通知书不被采纳,由于法律没有赋予检察机关采取强制措施的权力,只能提请有关部门解决,使得监督流于形式,影响监督权威; 3、监督方法不科学,要么浮在面上,发现不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99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