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错误的,检察机关享有当然的上诉权。但是这与一般民事诉讼中的抗诉权不同。民事公诉中提起上诉的主体应当是一审中负责起诉的部门,而 的几大误区[N].人民法院报,2002-09-12 [4] 罗豪才.行政法论丛(6)[ A].刘书燃.公民、政府与制度变迁--乔占祥诉铁道部案引发的制度分析[C].北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3455.html -
了解详情
释〔2008〕1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08年11月10日由最高 他原审当事人发表意见; (二)因人民检察院抗诉裁定再审的,先由抗诉机关宣读抗诉书,再由申请抗诉的当事人陈述,后由被申请人答辩及其他原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7969.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在寻求公权力救济时的力量对比失衡,与立法赋予检察机关民事诉讼抗诉权的目的和检察机关通过民事抗诉追求和维护司法公正的初衷相悖。 实践表明,检察院提出抗诉的 上均附加了相当严格的限制,如德国、法国和意大利将新证据限定为特定的书证或证书。同大陆法系国家有所不同,美国对作为再审事由的新证据则强调当事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415.html -
了解详情
笔者认为应补充规定当事人知道再审事由之日起至提起再审上诉的短期期限。 参 考 书 目 [1]沈宗灵,《法学基础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2月 [2]章武生 与思考》,检察与审判 ,2001年,总第21期 [4]王胜崇,《取消民事抗诉制度之我见》,检察与审判,2001年,第39期。 [5]张娅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943.html -
了解详情
检察干警的整体业务水平相对于法官较低,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行抗诉案件的质量。另一方面,由于民事行政法律法规涉及面广、博大精深,且立法、修改、废止相对频繁,大部分 ;对疑难案件和分歧较大的案件,落实案件讨论汇报制度,发挥整体优势;以抗诉书说理为载体,提高文书制作质量,找准抗点、依据过硬、理由充分、说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952.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法院以书面通知形式将抗诉书退回提出抗诉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明显看出,最高人民法院 的司法解释几乎排斥了民事检察监督在民事执行程序中的适用,由此产生 避免先予执行错误造成的无可挽回的损失。 注释: [1] 参见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页。 [2] 参见侯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569.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地方各上级人民法院依管辖职权指派与原审人民法院同级的其他下级人民法院再审案件。《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解释》第二十七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也可以指定 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的可以交下一级人民法院再审的案件。该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抗诉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976.html -
了解详情
抗诉机关在再审活动中无具体的法律规定权利事项,而且被指派出庭的基层检察院除宣读抗诉书和对庭审合法进行监督外,并无太大作为。此外,案件当事人及知情者对抗诉 司法角度,都应当从其内在的要求考虑,做出取直线的平衡制约关系。我国民事立法中对民行抗诉的策划是在维持体现准确、公正的实体原则和体现相互制约平衡的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34.html -
了解详情
或第三人合法利益的。第四十四条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的,应提交抗诉书正本一份,按照当事人人数提出副本,并附原裁判文书复印件。以有 。第五十六条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组织的代表人在人民法院签署授权委托书,委托代理人进行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以认可。第五十七条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组织的代表人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3604.html -
了解详情
交叉案件中的证据冲突、既判力冲突等众多问题,已成为民事检察工作中面临的新课题。 一、民事抗诉程序中以刑事证据形式出现的再审新证据 当刑事责任与民事 ,可以表现为刑事诉讼中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或辩解、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书证、鉴定意见等各种证据种类,也可能是申诉人提供的刑事判决书。 二、检察机关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271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