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对审判作专门规定了审判监督程序,但对民事执行中的监督缺乏法律依据,在实际中,其它机关包括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检察院都未能及时有效地监督 理由不成立的,书面答复申请人。 (三)建立新的法院执行工作管理监督机制 人民法院民事执行工作权力分解为执行实施权和执行裁决权后,应设置有效的分权监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707.html -
了解详情
串通好,以阻碍执行程序顺利进行。一些当事人认为,“反正不需额外承担什么责任,有理无理走一圈”;有的甚至公开宣称:“就是不给钱,拖死申请执行人。”上述现象 ,这是国家利用公权对执行权的制约,可确保执行违法行为得到及时的纠正。因此必须在立法上明确检察机关对法院执行活动进行监督。首先要确立检察检察监督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7258.html -
了解详情
部门法立法起步不久,民诉法起草是在刑诉法颁布之后,当时要求审判监督程序的规定应与法院组织法和刑诉法的有关规定相一致,实务部门参加起草的同志们认为多年 公正审判的一种方式。但是,检察院抗诉以当事人申请为前置,确实限制了法律监督的主动性,可以使某些违法行为因当事人未申请检察院抗诉,损害国家、社会或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731.html -
了解详情
监督主体自行取证。第二,被调查机关及人员举证。第三,被调查机关及人员申请监督主体调取证据。 4.核实。应与被调查机关或个人见面,针对收集涉及违法 无正当理由不执行的,要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5.完善对纠正违法意见异议的解决机制。对于被监督机关不服人民检察院的纠正违法意见的救济程序,可以借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410.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的主体有三类且形式不同:法院依职权启动再审程序、检察院根据法律监督权提起抗诉从而启动再审程序、当事人申请引发再审。从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看, 第二火电建设公司等数十家大中型企业提供综合法律服务,并受聘于河南国有资产监督委员会等多个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高等院校,为其正确决策和日常工作提供专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650.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中的裁定、诉前保全裁定、先予执行裁定、诉讼负担裁定、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维护原裁判的民事、经济、行政案件、执行程序中的裁定、发生法律效力的不撤销 再审的对象。对这类裁定,在现行法的框架下,也应当允许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四、当事人申请再审已经发生既判力效力的判决、裁定或调解协议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741.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可以法律或者司法解释的形式明确规定执行主体、法律依据及执行程序等问题,同时建议立法授权检察院代为国家行使财产刑的执行申请权利。一般情况下只有诉讼当事人才 5 〕。也有人主张由公诉部门负责,理由是财产刑的执行机关是原审法院,承办案件的公诉人跟踪监督既直接又方便〔6 〕。可见,由于没有具体规定应当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567.html -
了解详情
的一项基本原理。 具体而言,监督对象与监督方式的相适应性主要有三个层面的表现:一是,应区分审判程序和执行程序。审判程序是法院行使审判权的程序, 再审程序纠正错误,而是通过重新提出申请的方式改变存在错误的裁判。这样一种程序特征,自然对检察监督的方式具有制约性。比如说,如果检察院提出抗诉,则需要对这种抗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8813.html -
了解详情
在执行程序中。最高人民法院曾在1995年就人民法院在执行程序中作出的裁定检察院是否有权抗诉问题作出批复,明确指出,人民法院为了保证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或者其他法律 ,该条文对裁定的抗诉只具体列出了不予受理、驳回起诉等几项,对最高法院《解释》第63条中的裁定绝大多数没有列举为可以抗诉的范围。这是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674.html -
了解详情
包括对地方政府的环境行政立法、环境行政执法、环境行政司法和对地方法院、检察院的环境司法进行监督,即对地方一府两院的环境行为进行检查、调查、督促、纠正、 、行政许可听证作出了专门规定。听证一般公开进行,听证有严格的法律程序,一般包括提出申请听证、通知听证、举行听证会、制作听证笔录。听证制度类似于准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05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