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刑罚,从而形成了间接处罚,因而需要慎重对待。其三,在我国轻微伤害不构成犯罪,故意致人轻伤的适用三年以下徒刑。因此,鉴于信用卡本身价值微薄,为避免间接处罚暴行、 《检察日报》2008年4月24日,第3版;高俊玲:ATM机取款案:能否疑罪从无,载《检察日报》2007年12月26日,第6版。 [8] 以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5413.html -
了解详情
是招摇撞骗,哪有骗取数额巨大的财物反而不成立招摇撞骗罪的道理?以轻伤方式尚构成妨害公务罪,何以比轻伤危害更重的重伤、杀人方式阻碍公务的,反而不构成妨害 (或无法证明),客观行为未达特别法条数额标准,但已超出普通法条数额标准,能否以普通法条论处?如保险诈骗8000元,合同诈骗4000元,应如何处理?未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1480.html -
了解详情
是招摇撞骗,哪有骗取数额巨大的财物反而不成立招摇撞骗罪的道理?以轻伤方式尚构成妨害公务罪,何以比轻伤危害更重的重伤、杀人方式阻碍公务的,反而不构成妨害 (或无法证明),客观行为未达特别法条数额标准,但已超出普通法条数额标准,能否以普通法条论处?如保险诈骗8000元,合同诈骗4000元,应如何处理?未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1470.html -
了解详情
之一。 但是就本罪的成立而言,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只有达到法定的轻伤、重伤标准时,才构成故意伤害罪,司法机关方予以立案。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必须已造成了 以及一些极轻微的骨折等)。轻伤害与轻微伤害区别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看其能否自行修复。一般说来,轻微伤害不需要专门的手术治疗,人体通过自身的代谢功能便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8960.html -
了解详情
束缚,大胆采用客观归责理论,可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一个法律学说从外国引进,能否在本土生根,是测试这个外国学说是否良好的指标。台湾地区最高法院虽然已经接受客观 看法,受轻伤根本不会具有死亡的危险,如果单纯只是医生的误诊,那么应该是医生制造且实现生命的危险,是医生本身负责的领域,不属于甲的伤害构成要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34.html -
了解详情
其检验内容是否全面、检验结果是否客观、分析论证是否符合科学原理和经验常识,能否合乎规律和逻辑地得出最后的鉴定结论。 五、死因分析与定罪量刑 查办职务犯罪 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构成玩忽职守罪。玩忽职守造成死亡1人以上,应予立案。具体到被监管人死亡事件,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336.html -
了解详情
都是对被害人权益的侵犯,应当纠正。二、对轻伤害案件,公安、检察机关能否调解有同志提出,刑事诉讼法没有赋予公安、检察机关主持民事调解的权力,公安、检察 追究刑事责任的”等情形,规定不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侦查机关应当撤销案件。轻伤案件已构成犯罪,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不具备上述条件。根据公权法定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92.html -
了解详情
并没有因为原因行为与结果行为的区分而有所不同。这一概念所要解决的只是行为人能否为违法结果承担责任的问题,而行为人随着其实际辨认和控制能力的变化,当然 实行行为。因此,大多数持该说的学者均选择将现行的挑拨行为视为相应犯罪的构成要件行为。[87]但这样一来,就会产生以下问题: 第一,无法划清实行行为与预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3265.html -
了解详情
等责任要件,也仅成立故意杀人未遂;倘若乙仅具有伤害的故意,则仅成立故意伤害(轻伤)罪。但是,这种结论明显不当。共同犯罪的立法与理论,就是为了将丙的死亡结果客观 共犯论的核心,是能否认定共犯行为(共同或者间接)引起了法益侵害、危险的共犯的因果性问题,以及在具有因果性的前提下,将共犯构成要件限定在何种范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8805.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报酬的意思的,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是客观的超过要素,在犯罪构成中起的作用是使违法性的程度达到值得科处刑罚的程度。[3]换言之,在这种 的决定,行为人支付了的。在上述情形中,假设行为人使用暴力,但没有造成劳动者轻伤及以上后果,则①②成立抢劫罪既遂,依法判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③成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339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