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经审查后认为,因业主委员会不是独立的自然人或法人,本身并不具备承担民事责任的组织机构或财产,不具备当事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因而不属于民诉法所规定的“其他组织 起诉因而被裁定驳回。由该案例可以看出,业主委员会不仅不是物管合同的当事人,从其性质上分析,它也不符合诉讼主体的要求。 那么要追究物管公司的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918.html -
了解详情
汉德法官的文章,认为:在我国民法通则第9条规定自然人始于出生,终于死亡才享有民事权利能力,才能够获得法律上的人格,因此从这一体系解释出发,通常认为刑法上的 断句,从而形成一个新判断。那么好,我们就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一句进行分析。这也是一个判断句对吧!如果对,我们就进行分析。首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3190.html -
了解详情
,实在值得斟酌。至于通过对权利能力的解释而形成的所谓私法上的人格根本不能替代宪法赋予自然人的人格问题,前文已有分析,这些分析表明,人格权私权化的理论 人格权降格减等,使其从宪法权利彻底沦落成为由民法创设的民事权利。这种做法,完全截断了在自然人基本权利的保护领域,民事司法直接向宪法寻找裁判规范之依据的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458.html -
了解详情
的民事权利都可放弃、变更,惟独人格权这一类型的民事权利,不可以变更、转让、放弃。人格权与自然人本身的地位有关,人格权包含于人格中,有人格就有人格权,有 是一般法律地位,而不仅仅是民事主体资格或者权利能力。对于权利能力分析的结果表明,不过是德国民法为了解决逻辑概念上的需要。因为它通过法律关系体现,而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103.html -
了解详情
实在值得斟酌。至于通过对“权利能力”的解释而形成的所谓“私法上的人格”根本不能替代宪法赋予自然人的人格问题,前文已有分析,这些分析表明,人格权私权化的 人格权降格减等,使其从宪法权利彻底沦落成为由民法创设的民事权利。这种做法,完全截断了在自然人基本权利的保护领域,民事司法直接向宪法寻找裁判规范之依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00.html -
了解详情
实在值得斟酌。至于通过对“权利能力”的解释而形成的所谓“私法上的人格”根本不能替代宪法赋予自然人的人格问题,前文已有分析,这些分析表明,人格权私权化的 人格权降格减等,使其从宪法权利彻底沦落成为由民法创设的民事权利。这种做法,完全截断了在自然人基本权利的保护领域,民事司法直接向宪法寻找裁判规范之依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625.html -
了解详情
开宗明义: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第 9条);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第 10 条)。随后,规定 条进一步明确了 《精神损害赔偿若干解释》第 1 条第 1 款第 1 项规定的自然人的生命、健康和身体三项基本权利,并建立起与 《精神损害赔偿若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4627.html -
了解详情
独立的人出发,赋予民事主体法律地位,民事权利能力则是对抽象人格的具体功能和实际地位的阐述,两者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12}。 也有一些学者主张将人格与 ,文艺复兴过后,天赋人性在法典中作为对人格之主体身份的伦理性确认得以体现。因此,将人格作为普遍自然人的前提和条件,实际上是一种逻辑倒置,从上述历程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259.html -
了解详情
能力,可能成为诉讼主体。这不仅造成了实体法与程序法相悖的局面,而且形成了民事权利能力与诉讼权利能力相分离的状况。为使实体法与程序法在这一问题上的 承认单一主体到承认多元主体。1804年法国民法典,仅有关于自然人的规定,到1896年德国民法典首次承认法人的民事主体地位,但德国民法典不承认未取得法人资格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032.html -
了解详情
时开始。我国《民法通则》第三条亦规定: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而且,人得终生享有民事权利能力,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得被剥夺。即使某人犯了罪 生存的威胁,有志之士已经开始考虑起如何去改造法人,重还自然人尊严的问题了。民法作为人法,更应以维护自然人的权利为重。 在私权理念上,尽管人身权、物权、债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81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