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发行音像制品。在音像制品案件中,有时原告未提供其与著作权人签订的授权许可合同,而是拿着其复制、发行的音像制品来主张权利,此时,能否 制作有限公司诉被告广州俏佳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贵州东方音像出版社、北京图书大厦有限公司侵犯著作权纠纷一案,法院认定三被告(发行人、出版单位、光盘复制单位)构成了共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671.html -
了解详情
著作权选择登记制的国家,有关作品是否在相关部门进行了版权登记,将能对其作品著作权的法律地位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在我国,法律规定计算机软件创作完成后,可以到 有效期结束时,涉及办理续展手续问题。因此,在接近注册有效年限结束时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必须包含一条由哪一方再去办理商标权续展的条款,还应有一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060.html -
了解详情
。网络化的今天,权利的个人行使变得越来越困难,但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捍卫著作权绝对性的立场日趋强硬。从美国95年白皮书和欧盟96年绿皮书可以看出端倪。 权利人行使权利,也有利于使用人,因此著作权集体管理许可行为本身一般不会违反反垄断法但也有若干限制。例如德国就规定:该类合同或决议为行使权利所必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925.html -
了解详情
人名义授权,其利益由权利人与权利管理组织分享。集体许可合同多见于著作权贸易。其运作方式是:著作权所有人将他们的权利转让给某一集体组织管理,该 利益的情形。[23]上述“经济合理性”分析应能适用整个知识产权领域。与前述几种许可使用不同,合理使用中使用者与创造者的权利交易不同一对一的对手交易,而是社会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57.html -
了解详情
条规定:“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以长期使用但是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这里是将商誉同专利权等权利相并列的 之效力,以兼顾让与人与被让与人之利益。 笔者认为,应当承认授权许可合同的物权性效力,这有利于人格权的商业利用,有利于权利人人格的全面发展和价值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549.html -
了解详情
带来的社会分工的又一种形式。另外,著作权人的主要精力在于进行创作,要求他与每一使用者进行磋商签订使用许可合同既不经济也不现实,因此需要委托专业 构成不正当竞争而拒绝认可原告就营业表示提出的差止请求。(注:日本著作权协会:《判例でねかる著作quán@①》出版ニエ-ス社, 1990年6月11日,第31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934.html -
了解详情
的,若出版者和复制发行者不能履行证明复制品是经著作权人许可的证明责任,即提供著作权人许可的证明材料,如出版合同、授权书等,就可得出推定事实:其 他们从正规的购货渠道进货,也难免购进一些侵权品。其二,在实践中一般著作权人仅与出版者签订著作权许可协议,普通的音像制品、图书零售批发者又如何能够提供著作权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8605.html -
了解详情
使用作品行为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考虑到网主转载他人作品前确实也难以找到著作权人取得许可并且支付报酬的实际情况,为了方便网络信息的传播,平衡民事主体间的权益 但在民法通则中却做了原则性规定,《民法通则》第106条规定公民、法人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820.html -
了解详情
,甚至是专有许可。这种情况下,注册商标人与作品著作权人并非同一主体。虽然在现实中,许多图形商标的注册人已经通过签订委托设计合同或著作权转让合同等方式取得 ,判断冒名是否属于侵犯署名权问题的关键,在于冒名是否属于著作权法意义上的未经许可署名。如果一种标明姓名的行为都不属于著作权法意义上的署名,又怎么可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581.html -
了解详情
首次公映;2000年10月《卧》片发行公司与广东省电影公司签定授权放映和分成合同;2001年3月宁勇收到刘波寄来的一张早已过期(票面日期为 》第37条和39条规定, 录音制作者使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制作录音制品, 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 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 录音制作者对其制作的录音制品享有许可他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21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