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与相对人之间和谐关系的法律路径,至少应该在以下三个近缘视域展开:一是历史空间,主要从行政双方博弈的固有属性出发,指向市场。权力和权利的问题, 和程序参与者的陈述、申辩权利,且须以行政相对人在程序进行过程中享有充分的公共参与权以及对政府信息的公开、平等取得权作为前提。照此看来,目前《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831.html -
了解详情
法理学等各个方面;甚至在比较法和全球化下的法律运作方面,法经济学也有着越来越广阔的适用范围。 从研究目的看,主流法经济学以个人理性及资源稀缺性为认识论基础 法律改革或制度创新。 7、不完全信息假设 按照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基于人的有限理性和事物的属性或状态的复杂性与多变性,人们才有必要设计出各种社会规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098.html -
了解详情
归结为由上述要素组合而成的“法律利益”,尚值得进一步探讨。但是,似可借用霍菲尔德的理论,在非物质性财产中单列一种由“法律利益”所构成的特许类财产 商业秘密以知识产权属性,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其成立公约中亦暗示商业秘密包括在知识产权之中;至90年代,《知识产权协定》专门规定“未公开信息”的保护问题,确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199.html -
了解详情
不仅在侵权法或普通法领域确认了隐私权的法律属性,而且在判例或成文法中确认了隐私权的宪法权利属性,隐私权的保护领域和保护强度亦日益增强。 一方面,相当数量的 的本质。对法律权利背后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不宜作过于偏狭的理解,两者相互关联和渗透,很难截然划分。再次,根据该种理论,在如何确定个人信息的范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34.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律各有其特殊性,但同时也认为世界法律文明中存在着某些共同的、普遍适用的法律规则、原则和精神。这些共同的法律要素能够为国际社会所认同,并且会体现在 都不可能构成穷尽客观对象全部方面的终极真理。而且,任何理论都必须具有一定的逻辑自洽性和首尾一贯性,而客观对象往往呈现出截然不同甚至相互对立的属性和规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3.html -
了解详情
不存在该物权,这是物权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 而现行法律中,唯一提到了空域的是《民用航空法》,但该法并没有明确空域的物权属性和归属,而是规定了国家对空域实行 这些人员规模有多大,都不能否认和改变其有限理性的基本人设和掌握有限信息的基本现实。这一基本判断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这些前提导致行政主体无法获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1609.html -
了解详情
。 犯罪因社会类型不同而变化,迪尔凯姆对此早有论说。不过,迪尔凯姆将犯罪变化的原因归结为社会变化所带来的法律和道德这类集体感情变化的结果作为集体 参与未来风险的制造或生产,而无意识(知识欠缺)和信息的弥散性、不确定性才是风险的真正来源或构成要素。当前,危及公共安全秩序、环境安全、技术(产品安全)、生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1596.html -
了解详情
禁令,而是根据衡平传统处理。[41]由此可见,上述判决的立论依据属于纯粹的法律论,而未涉及政策论。[42]法院采取法律论进行判决,是判决智慧与司法技术的 中外法学》2011年第2期。 [20]关于该判断标准遗漏的一些应当考虑的要素,比如,当事人掌握的该权利信息的非对称性、适用责任规则时对权利进行估价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8514.html -
了解详情
具有极大的共性。笔者认为: 政治主权系统由执政党、人民政协、界别(阶层)三个要素构成,其中,执政党在政治主权系统中居于核心与领导地位,人民政协是联系执政党与各个 机制;二是言行分离,即国家更多采用政策实践来解决问题,而非按照公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本身(政策文本)来解决问题,政策文本在实践中更多不是作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5590.html -
了解详情
具有极大的共性。笔者认为: 政治主权系统由执政党、人民政协、界别(阶层)三个要素构成,其中,执政党在政治主权系统中居于核心与领导地位,人民政协是联系执政党与各个 机制;二是言行分离,即国家更多采用政策实践来解决问题,而非按照公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本身(政策文本)来解决问题,政策文本在实践中更多不是作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558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