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卢梭等人的“人生来就具有智识和道德的禀赋,这使人能够根据审慎思考而形构文明”的唯理主义哲学思潮影响下,概念法学和法典万能主义盛行,认为法律乃 论冲突法》(上),李双元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83页。 [15]张宏生主编:《西方法律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51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53.html -
了解详情
重要证人出庭作证的。 引文注释: [1]吴运立:“对完善我国刑事证人证言制度的法律思考”,载《政法论坛》1997年第1期。 [2]陈光中:“关于刑事证据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 [5]张国华:《中国法律思想史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5页。 [6]周永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09.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是什么?这是一个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上历久弥新、长盛不衰的话题。回溯西方文明史,法制的实践未尝停缀中断,始终绵延向前。近代社会变迁可谓天翻地覆,但其中法制纹路 但也造成重人治、轻法治、藐视个体主体权利的存在这样的后果。从中国法律文化而言,中国传统文化中形而上层面的缺失。古人云:“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4.html -
了解详情
也就是“权利的公平使用”在合理使用制度中,正义首先表现为一种法律理想或法律价值目标。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上,正义观念与自然理论相伴共存。在一定意义上说,自然法 与社会的利益,重视作品对社会的作用或影响,以及社会对作品的需求;在保护中国作品的同时,也重视对外国作品的著作权保护,以促进与外国的科技与文化交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6275.html -
了解详情
也就是“权利的公平使用”在合理使用制度中,正义首先表现为一种法律理想或法律价值目标。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上,正义观念与自然理论相伴共存。在一定意义上说,自然法 与社会的利益,重视作品对社会的作用或影响,以及社会对作品的需求;在保护中国作品的同时,也重视对外国作品的著作权保护,以促进与外国的科技与文化交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033.html -
了解详情
( Printers ) Ltd , 1964. [17]外国法制史资料选编 (下册 )[M]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2 年 . [18]张宏生:西方法律思想史[M]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年 . [19][德]施米特:政治的概念[M] .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749.html -
了解详情
的形式就是权利的形式[2]。 然而,近代以来,有不少德国学者认为法律关系的本质是关系或连带,并对权利的核心地位提出了批评。他们主张 瀛.民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3. [2]严存生.西方法律思想史[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230. [3]卡尔拉伦次.德国民法通论[M].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428.html -
了解详情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服务。 参考文献: [1]魏振瀛.民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3. [2]严存生.西方法律思想史[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230. [3]卡尔拉伦次.德国民法通论[M].王晓晔,邵建东,程建英,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255-25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500.html -
了解详情
就成了制约公正司法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 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422. [2]严存生.西方法律思想史[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293. [3] HLA哈特.法律的概念[M].许家馨,李冠宜,译.北京: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224.html -
了解详情
的形式就是权利的形式[2]。 然而,近代以来,有不少德国学者认为法律关系的本质是关系或连带,并对权利的核心地位提出了批评。他们主张 瀛.民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3. [2]严存生.西方法律思想史[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230. [3]卡尔拉伦次.德国民法通论[M].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04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