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受伤和时空条件,如果行为人及时救助则不会发生死亡结果,确实是肇事者的逃逸行为致使被害人未得到及时抢救而死亡,如果救助行为并不能阻止死亡结果的发生,即 那都不应将致人死亡的责任毫无根据地推至肇事者身上,逃逸事实只能按照“交通肇事后逃逸”这一规定处罚。如果肇事者的行为使受害人伤势严重,若不及时救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7845.html -
了解详情
肇事罪中自首问题的认定一直存在讨论。由于法律规定的特殊性和实际案件的复杂性,自首在交通肇事罪中的适用成为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本文试图从自首制度的法律规定谈起, 适当从严掌握。至于交通肇事逃逸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应认定为自首,但应依法以较重法定刑为基准,视情况决定对其是否从宽处罚和从宽处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5921.html -
了解详情
处罚的原则,而不以共同犯罪的原则处罚。 四、关于《解释》第5条第2 款的分析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 ,载《法律方法》第5 卷,第275 284 页。 〔15〕 参见龙在先:《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载邱兴隆、杨凯主编:《刑法分论研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455.html -
了解详情
。即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在大多数情况下,交通肇事者是机动车驾驶人。但是非机动车驾驶人和行人有可能也成为犯罪的主体。另外, 肇事逃逸构成犯罪的,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我国对交通肇事逃逸犯罪的行为处罚比交通肇事罪严厉的多。比如,一般交通事故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而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971.html -
了解详情
。即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在大多数情况下,交通肇事者是机动车驾驶人。但是非机动车驾驶人和行人有可能也成为犯罪的主体。另外, 肇事逃逸构成犯罪的,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我国对交通肇事逃逸犯罪的行为处罚比交通肇事罪严厉的多。比如,一般交通事故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而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111.html -
了解详情
;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的犯罪主体必须是铁路职工。三、处罚(一)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犯 。2、法定刑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的量刑起点和基准刑(1)交通肇事逃逸的,可以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2)死亡二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128.html -
了解详情
的主观恶性和客观行为的角度规定了三档法定刑,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 刑为基准对犯罪分子给予从轻或者减轻的处罚,并不会产生重复评价的问题。 对于第二档、第三档法定刑的情形,是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情况。但现实生活中,不乏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208.html -
了解详情
的评价,因为派生故意行为已经改变了行为性质,超出了同一性质的犯罪构成范围。由于交通肇事逃逸后产生了新的罪过形式(放任的故意),从而使表面上连续的行为过程实质上 行为未构成犯罪的情况下,以后来的不作为犯罪定罪处罚;在先前的交通肇事行为已构成犯罪的情况下,应当以交通肇事罪与后来的不作为犯罪两罪实行数罪并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303.html -
了解详情
情形,实实在在反映出肇事者真诚悔罪的诚意,因此应该认定为自首。 这三种观点对于交通肇事逃逸后又自动归案的自首都没有异议。不同之处在于,狭义说和折中说都认为, ,做到区别对待,这也是严肃执法的体现。对于交通肇事后潜逃,后又自动投案的,仍应认定为自首,但处罚上应和其他自首的有所区别;对极少数后果特别严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201.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 本案中,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属于交通肇事罪的一种从重处罚的量刑情节。在对甲进行定罪量刑时,应否将其 ,是基于事故责任划分的行为,并不是定罪量刑行为,故而在量刑中对甲的逃逸行为予以考量,并不违反禁止重复评价原则。 例如:成都市锦江区人民法院(2017)川010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900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