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的审判监督程序即再审程序的启动有三种途径:人民法院决定、当事人申请和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民事诉讼法对人民法院决定和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审理程序规定较为确定,而对 的上诉权,笔者以为不然。上诉是当事人不服原审法院的裁判,依法定程序和期限提起上级法院审理的诉讼,是一项重要的审理制度,也是当事人的一项重要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344.html -
了解详情
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的,自收到判决书后五日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后五日以内,应当作出是否抗诉 抗诉;另一种是应被害人的请求提起抗诉。按照刑诉法的规定,检察机关直接审查的上诉审的抗诉期限为10天,但刑诉法同时规定,被害人应当在接到判决书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8898.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即不赋予监督的终局性效力,使得检察监督事实上只是提起了一个监督的诉讼程序。例如:对法院判决的监督充其量只是启动了上级法院 ,必将引起民事诉讼法内部条文的冲突。民事诉讼法明文规定,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再审,并通知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庭。而人民法院在执行程序中作出的裁定依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655.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即不赋予监督的终局性效力,使得检察监督事实上只是提起了一个监督的诉讼程序。例如:对法院判决的监督充其量只是启动了上级法院 ,必将引起民事诉讼法内部条文的冲突。民事诉讼法明文规定,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再审,并通知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庭。而人民法院在执行程序中作出的裁定依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619.html -
了解详情
,并以盗窃罪判处被告人王某有期徒刑十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一审判决后,检察院提起抗诉,理由为:王某的罪行尚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仅因形迹可疑而被公安 利益而抗诉,适用上诉不加刑原则,故应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刑诉法司法解释》)第二百五十七条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592.html -
了解详情
的诉讼要求。 另一种是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的抗诉。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的抗诉,是指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 等。 3、严重违反诉讼程序。例如,人民法院按照法律规定应当回避的审判长、审判员、人民陪审员、书记员没有回避。未依法为盲、聋、哑、未成年人被告人或者可能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2274.html -
了解详情
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后五日以内,应当作出是否抗诉的决定并且答复请求人。赋予刑事被害人请求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的权利,改变了以往刑事诉讼中,被害人对 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2月。 ④张仲麟主编:《刑事诉讼法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5月。 ⑤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882.html -
了解详情
的案件,必须查明有无附带民事诉讼和对于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是否需要人民检察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上述(3)、(4)两项规定,是对检察机关的硬性 民事审判活动进行法律监督,对于法院作出的一审民事裁判在上诉期内只能上诉而不能抗诉,检察机关与民事被告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不享有也不应享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557.html -
了解详情
、已死亡被害人的近亲属、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可见,我国《刑事诉讼法》对被害人的权利给予了很大的保护, 。由此可见,在刑事案件中,被告人享有上诉权,而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仅享有提请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权利。但当被害人是具有行为能力人且已死亡时,即使法院的判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89.html -
了解详情
做法。但是对于检察机关在起诉书中没有对特定的被告人提出指控的事实,法院以“检察院起诉有遗漏”为由,直接对被告人据以判处刑罚的做法,无论如何都是违法的。二 的义务。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由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的基础上依法裁判。检察院必须服从法院的裁判。这里涉及到的一个问题是如何看待人民检察院的抗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3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