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第八届联合国预防犯罪和罪犯待遇大会通过的《关于检察官作用的准则》中明确指出:10.检察官的职责应与司法职能严格分开。11.检察官应在刑事诉讼,包括提起诉讼 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一)违反本法有关公开审判的规定的;(二)违反回避制度的;(三)剥夺或者限制了当事人的法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161.html -
了解详情
少杀政策,创造性地提出建立死刑缓期执行制度。他在修改1951年5月15日通过的《第三次全国公安会议决议》时,曾对此项制度的内容予以论述:对于有血债或 死刑的适用作了严格的限制:第一,从法定情节上限制,死刑只适用于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第二,从犯罪主体上限制,犯罪的时候不满18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847.html -
了解详情
审委会难于抓住症结。而审委会讨论案件的程序不仅不能完全保证案件的审判质量,而且违背了现代司法制度。首先是与公开审判制度存在冲突。审委会讨论案件时除了 严格界定审委会讨论案件标准。目前,应严格执行《人民法院组织法》第11条的规定,对本院审判执行方面重大、疑难、复杂的案件才提交专业委员会讨论。疑难案件一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428.html -
了解详情
;缓刑执行制度不健全,职责不明确;缓刑犯的监督机制不严格。对我国缓刑制度的完善,可以从缓刑适用条件、适用程序、执行制度三个方面加以完善。具体而言,对缓刑 的三个实质要件,认为符合缓刑条件的,作出适用缓刑的判决。我国合议制度和审判委员会制度具有中国特色,其讨论案件的形式是不公开的,既便是当事人和辩护人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999.html -
了解详情
;缓刑执行制度不健全,职责不明确;缓刑犯的监督机制不严格。对我国缓刑制度的完善,可以从缓刑适用条件、适用程序、执行制度三个方面加以完善。具体而言,对缓刑 的三个实质要件,认为符合缓刑条件的,作出适用缓刑的判决。我国合议制度和审判委员会制度具有中国特色,其讨论案件的形式是不公开的,既便是当事人和辩护人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124.html -
了解详情
突破。原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在第七次全国民事审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民事审判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一文中指出 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具体可以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第二条。 [3] 怀效锋著,《法院与法官》,法律出版社200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041.html -
了解详情
7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严格依法办案确保办理死刑案件质量的意见》(下称《意见》)第42条明确规定:高级法院 尚书、御史中丞共同审理,称为三司推事开创了后世三法司联合审判制度的先河[11](P.307) 。唐后的许多朝代都实行三司会审、九卿会审,直到清朝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213.html -
了解详情
申诉、申请再审难,申诉、申请再审权得不到保障,尤其是被申请方对复查不公开很是不满,往往不知道案件已进入复查程序,认为案件复查透明度不高,暗箱操作 是例外的补救程序,提起后将不可避免的破坏原生效裁判的终局性和稳定性,因此必须严格限定再审程序的准入条件。纵观西方近代审判制度,不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046.html -
了解详情
的证言笔录应当当庭宣读。第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41条规定证人应当出庭作证,同时规定了在几种特殊情况下 。 (五)贯彻直接言辞原则,严格限制传闻证据,确立交叉询问规则 现代诉讼制度十分重视直接言词原则,这是西方国家审判制度的通例,是针对封建时代所推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448.html -
了解详情
冲突和压力。 (二)、隐蔽而迂回的惩罚 由此可见,在公开审判中,法院一方面通过检察院将它所代表的国家和法律与罪犯的直接矛盾转移开来,转化为罪犯与检察院 认可的合法性。由此,律师对被告利益的辩护所产生的效果就是对国家审判制度的辩护。 除此之外,由于惩罚的职能化使得法院在种种惩罚机构中居于终极地位,尤其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66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