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 第159号 《公安部关于修改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的决定》已经2020年7月4日第3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 被逮捕后,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认为不需要继续羁押,建议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公安机关应当予以调查核实。认为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应当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2672.html -
了解详情
对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法定期限届满的,有权要求解除强制措施。”不仅如此,为了防止办案机关不遵守、不执行该规定,《刑事诉讼法》新增的第 [J],《人民检察》2010年第24期,第25页。 ⑵张振忠:《关于继续羁押必要性审查的解读与实施》[J],《中国检察官》2012年第10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4391.html -
了解详情
、搜查、查封与扣押物证书证、鉴定、技术侦查措施、通缉等等。 关于刑事立案监督,学者认为是指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的立案活动进行的监督,它是人民检察院对刑事 有权决定适用涉及人身权的刑事强制措施,刑事强制措施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影响颇大,故应被纳入司法审查的范围。在侦查过程中,公安机关认为需要对犯罪嫌疑人采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5669.html -
了解详情
不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在传讯的时候应当 的犯人,在刑期未满之前予以暂时释放,允许其就医治疗。保外就医的犯人, 由所在地公安机关进行日常性监督考察,若重新违法犯罪的,或者发现以非法手段骗取保外就医的,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6801.html -
了解详情
羁押的必要性审查;(4)延长羁押期限的必要性审查。此外,公安司法机关解除和变更刑事强制措施的时候,也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 对羁押必要性进行 羁押必要性的客观、全面的综合性评估结果。根据刑事诉讼法关于拘留、逮捕的适用条件、延长羁押期限、变更和解除刑事强制措施以及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两个非羁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4628.html -
了解详情
地执行法律。据此,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成为指导和处理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间关系的一项基本原则。按照立法者的理念,在这一原则中,分工是 范围的基础上新增了诉讼监督的内容。例如,为了贯彻刑事强制措施适用中的比例原则,控制和减少审前羁押,在保留检察机关审查批准逮捕的职权外,赋予检察机关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315.html -
了解详情
现金800元,盗窃陈某现金765元。案发后,犯罪嫌疑人家属代为退赃2000元。公安机关收到该款后,全部发还结了被害人黄某一人。上述两案中对扣押款物的 ]前引[6],孙长永书,第25页。 [18]杨雄:《刑事强制措施的正当性基础》,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6页。 [19][美]本杰明N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5763.html -
了解详情
有权决定逮捕,而没有规定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的案件有权决定逮捕。 (三)关于检察院自侦案件执行问题 《刑事诉讼法》第59条规定:逮捕犯罪嫌疑人、 内予以羁押的强制措施。笔者建议,在修改《刑事诉讼法》时增加一条对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作出逮捕决定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抓捕,由公安机关负责,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260.html -
了解详情
把拘留的决定权和执行权进行了分离,决定权由检察院行使,执行交给了公安机关,当然是因为《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公安机关的强制措施的执行权。虽然《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 犯罪嫌疑人的权利。 2.拘留的期限和适用条件不明晰。关于拘留的期限,《刑事诉讼法》第69条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006.html -
了解详情
时间。 刑事责任的产生阶段,从行为人实施犯罪时起,到司法机关(或公安机关)立案时止。所谓实施犯罪时起,不同的犯罪形态,起始的情况也有所不同:对于故意 其刑事责任而采取的具体行动,实现的方法包括:(1)刑事强制措施,主要指刑罚,此外还包括免予刑事处分、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强制措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89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