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必要的诉讼行为。首先,须在2日内发布命令确定此后30日内进行初步庭审合议讨论的时间和地点;然后,在10日内依次向被告人、被害人以及被告人的 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权利,2002年又作出《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问题的批复》,更为彻底地剥夺了被害人关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106.html -
了解详情
乃至司法体制的变革。 关键词:质证法律关系 质证的功能 诉讼环境 质证,是指在庭审过程中由控辩双方对诉讼证据采取说明、反驳以及交叉询问等形式进行质询, 》作者:卫跃宁 中国人民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年2月出版 3、《中德刑事案件不起诉制度比较研究》作者:崔敏 法律出版社 1998年8月出版 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385.html -
了解详情
│2009年│111 │15 │13.5% │ └───┴───────┴───────┴───────────────────┘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统计并未区分认罪案件和不认罪案件,但鉴于认罪案件占据全部刑事案件的大多数,如此低的当庭宣判率也叫人惊异。而据作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198.html -
了解详情
高的法律素养,能够敏锐地识别非法证据、捕捉到控方证据中的瑕疵和矛盾点。但是,我国现在刑事案件中有相当一部分被告人由于经济原因,往往请不起律师,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等,审判长、控辩双方及书记员均要在笔录上签名。在证据开示中要避免两种错误做法,一是把证据开示混同于庭审中的举证、质证,证据开示不同于庭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470.html -
了解详情
: (一)证人出庭作证,有利于查清犯罪事实,准确打击犯罪活动。 刑事案件的被告人通常是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员,即被剥夺人身自由乃至生命的人员,一旦出现错判现象, 157条都赋予了控辩双方庭审质证权。证人出庭能够弥补证人书面证言中,由于询问人的业务素质和记录知识水平的差异,造成的证言笔录在某些细节上、表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018.html -
了解详情
查明案件事实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地,尤其像在侵犯人身权、财产权之类的刑事案件中,证人证言往往是关键的证据,甚至是唯一的证据。但是证人证言作为一种证据 ,不得拒绝出庭作证。但具有以下情形,经法院准许可以提供书面证言的除外:(1)庭审期间患有严重疾病或行动极为不便的;(2)其证言对定罪量刑不具有实质影响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812.html -
了解详情
不断出现的问题,使证据开示制度已成为社会各界所广泛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在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对于证据开示制度各级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目前正在不断的进行实践。 其中凡是准备在庭审时提出的证据,无论是被告人过去的供述与辩解、证人的庭前证言、被害人的庭前陈述,还是物证、书证,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以及视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876.html -
了解详情
了《上海一中院保护出庭证人首次启用证人屏蔽技术庭审》的文章。为积极推进和落实刑事案件关键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充分发挥庭审的功能和作用,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在两起 其身份之资料。该证人之签名以按手印代之。载有保密证人真实身份资料之笔录或文书原本,应另行制作卷面封存之。其他文书足以显示应保密证人之身份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613.html -
了解详情
。 传闻证据包括两种形式;一是亲身感受了案件事实的证人在庭审期日以外所作的书面证人证言及警控人员所作的询问笔录。二是指他人在审判期日以证人亲身 。我国法律也应明文规定证人无正当理由拒不作证的法律制裁措施。 不解决证人拒证的问题,将会使刑事案件的侦查、审判面临越来越大的困难,最终甚至会使整个刑事司法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839.html -
了解详情
是审判人员审问被告人,询问证人、鉴定人,当庭出示物证,当庭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笔录、鉴定人和鉴定结论和其他作为证据的文书。公诉人和辩护人在法庭调查阶段不起多 就可担任辩护人。同时,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庭审方式做了重大修改,强化了辩护律师举证、质证的职能,规定在公诉案件庭审过程中,辩护律师有权向法庭出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3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