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应从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或约定履行义务之时开始计算,劳动者在不得知的情况下极易超过时效起诉,权益无法得到保护。第三、“应当知道”实质是一种对权利人知晓 此时开始计算时效对劳动者更为有利。(三)在劳动争议案件中应当限制调解的适用社会法虽源于民事法律,但却排除当事者的完全意思自治,即某些权利义务不能由当事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037.html -
了解详情
判断争议发生的时间,不能简单地把“发薪日未发薪”视为争议发生之日,而应以劳动者追索被拒绝之日算起,以避免不法单位借助“时效”来逃避法律责任。 3 但延期不得超过30日。 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起诉也要注意时限,必须是在收到仲裁书之日起15日内。法院民事审判庭受理或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8880.html -
了解详情
仲裁程序存在的缺陷。随着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的上升,当事人各方法律维权意识的加强,现行劳动争议仲载程序的不足逐步暴露。一是关于劳动争议仲裁时效起算点没有明确规定 程序和两审诉讼程序,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再者,劳动仲裁委和法院是互不隶属的两个机构,法院审理不服仲裁决定的劳动争议案件,不能在判决书、裁定书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990.html -
了解详情
,打劳动官司也日渐进入人们的生活。不少劳动者以为有理就能打赢官司,其实不然,目前我国劳动争议案件当事人的诉讼常识还停留在较低水平,亟待提高,因此笔者在本文 的情况:一些劳动者在劳动仲裁申诉和诉讼时,由于不熟悉劳动法和缺乏经验,错误提出了较低的赔偿金额或不合理的请求,最后由于程序上和时效等方面因素,导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64.html -
了解详情
60日的仲裁时效显得稍纵即逝,显然不利于保护劳动者的权利。 笔者认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变通规定了有其他正当 关系;且农民轮换工的服务期限是国务院保护农民工的强制性规定,即使已经超过8年也应解除劳动关系;农民轮换工一般无其他技术技能,企业较难调整其他岗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693.html -
了解详情
的证据事实,即能证明劳动争议案件的一切材料。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4)必须经劳动争议仲裁机关仲裁。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不能就劳动争议 。 (5)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时效期限内提起诉讼。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应当自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超过期限的,一般不予受理。如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6213.html -
了解详情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关于劳动争议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研讨会会议纪要》第二十八条 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者仍在用人单位工作,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未 了,单位通知不续签了,双方解除劳动关系,由于是合同到期使合同终止,所以单位没有过错,拒绝支付经济补偿,那么劳动者到底能不能得到补偿呢?答案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757.html -
了解详情
的权利。后者是权利主体向法院起诉的权利。超过诉讼时效期间不向法院提起诉讼,并不是丧失了起诉权,法院不能以超过诉讼时效期间为由,对权利人提起的诉讼不予受理。[3 。这一推论在法学方法论上可称为举轻以明重。(3)考虑到具体案件复杂性,不能简单地认定只要有在催款单上签字或盖章等类似承认债务的行为,即构成抛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570.html -
了解详情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关于劳动争议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研讨会会议纪要》第二十八条 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者仍在用人单位工作,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未与 了,单位通知不续签了,双方解除劳动关系,由于是合同到期使合同终止,所以单位没有过错,拒绝支付经济补偿,那么劳动者到底能不能得到补偿呢?答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489.html -
了解详情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关于劳动争议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研讨会会议纪要》第二十八条 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者仍在用人单位工作,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未与 了,单位通知不续签了,双方解除劳动关系,由于是合同到期使合同终止,所以单位没有过错,拒绝支付经济补偿,那么劳动者到底能不能得到补偿呢?答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48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