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是假定人人平等的基础上,人是什么,人能干什么,人有权干甚么,这些问题就成了政治判断。丈夫能不能要求妻子必须满足其性生活的需要?孩子有没有 手段的分离,导致了法律“嫌贫爱富”。正如我们所知,“金钱”越来越成为主要的救济手段,损害赔偿已经成了民法中的万能救济方式,而行政法、刑法中也不断地增强着“罚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22.html -
了解详情
,就不应当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而追究了其刑事责任,就必须放弃“遮羞费”的赔偿要求。这不正是对性权利轻视的结果吗?在现代社会,人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尊严, 和关注,对于二审法院的判决结果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出人意料之外。这个问题说明了什么?我不认为本案一审法院判决是不正确的,而是十分正确的。其之所以正确,就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27.html -
了解详情
你了解它的许多特征和习性。但是,要回答“什么是大象?”这个问题时,你的回答恐怕就只能是“盲人摸象”式的了。我倾向于这样对责任能力做一个概括,即责任能力 除上述意思能力与识别能力程度之差别外,由于行为能力为社会生活常态之反映,因此不能要求在日常交易中对每个主体意思能力有无都进行个别判断,于是对行为能力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693.html -
了解详情
甲的侵犯-由于其杀人行径导致某丙生活无依,如果某丙要求赔偿,那么他的请求权基础是什么?显然不能是基于父亲被害的法律救济,而应当是其自身权利受到 被直接剥夺了民事权利能力,那么所谓的民事权利能力不可剥夺就遇到了刑法的挑战。以我目前学养所及,国内学界似乎尚未有学者论及,国外学者一般也没有论及[27].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437.html -
了解详情
请求权制度与否,都不可能要求该制度的运用在个案中达致完全的公正。 如果不能从利益衡量的角度,那么,应该怎样评价这一制度呢?我觉得,以往的讨论 也不应该忽视民事习惯出现在“后民法典”时期的情况。人们并不清楚“后民法典”时期将发生什么。但历史经验却不妨借鉴。一方面,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对待地方性的民事习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024.html -
了解详情
形式多样,内容广泛,但设定禁令和处罚通常是一个重要内容。村规民约是否可以,或者在什么程度上可以规定对村民的处罚,法律规定不很清晰,涉及具体问题常有争议。然而 使用“赔偿”而不是“罚款”的字眼。何元清解释说,我曾跟他谈起,村民自治组织不能罚款,只能要求赔偿。由于受“读法律的儿子”影响,在讨论制定联防公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90.html -
了解详情
情况下怎么办?查不清楚的情况下根据无罪推定原则只能做出证据不足的无罪判决,而不能要求一定要把无罪查清楚才能判无罪。所以有罪无罪在能否查清的情况下是不一样的 并没有错。关键是做饭的决定吃饭的还是吃饭的决定做饭的。我们现在的体制是做饭的决定吃饭的,我做什么你就吃什么。要改变为吃饭的决定做饭的,我吃什么,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999.html -
了解详情
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作出判决:(1)被告陈晓琪停止对原告齐玉苓姓名权的侵害;(2)被告陈 侵权行为的认定并不应该局限于“类型化的权利”。“就侵权行为而言,首先应该明确侵犯了‘什么权’,生命权、健康权、肖像权、姓名权、名誉权等等都是我国民法明确赋予公民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461.html -
了解详情
特权,或者在对应的意义上(correlatively)即是A,B,C,D及其他人各自都不能要求当事不吃沙拉的的“无权利”;其次是当事人分别对抗于A,B,C,D :“我知道,有人会问,‘原告已被侵犯的法律权利是什么?’我的回答是,那种权利是永远不能忽略的,而且是我已说过的,即:自由地从事他们的合法事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197.html -
了解详情
,经济学的观点进一步指出腐败的本质是权力被腐败者进行市场经营,谋求利益最大化。什么东西可以被正当用于私人目的,可以进行市场经营,谋求利益最大化呢?当然是私有 美德是共和国最终的依托,我想强调的是,在道德上由于公民没有可以凭借国家强制力实现的请求权和获得赔偿的权利,因此道德不能作为共和国公民的起码依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10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