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证据资料作为裁判的依据;后者是指法庭对案件的审理,对证据的调查采取言词陈述的方式进行。被告人、被害人进行口头陈述,证人、鉴定人进行口头作证,检察官、 何种立法模式才能实现一般预防效果的最大化呢?这涉及对处罚力度与处罚几率的价值该如何取舍的问题。 三、加大处罚力度不如提高处罚几率 在刑事立法中,对处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0809.html -
了解详情
用时效的规则及其反思 《苏俄民法典》(1964)第82条规定:法院、仲裁署或公断法庭,不论双方当事人声请与否,均应适用诉讼时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民法典》第 权发生说的比较优势在于技术操作性,而非私人自治立场,它明确告诉义务人和法官该如何行为,禁止法官职权援用的规定甚至都不再绝对必要。日本学者我妻荣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2648.html -
了解详情
世界上第一个少年法院。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诉讼程序则肇始于1984年上海市长宁区少年法庭的建立,随后国家先后通过多部法律法规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诉讼程序进行规范。但 该条实际上仅确立了法院的审查义务,并未规定法院该如何调查未成年人的相关信息,即社会调查的主体仍不明确。是通过控辩双方举证,还是依据职权调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9033.html -
了解详情
民众反对后法官才被倒逼出来补充释案(杨兴培:《若在国外,李昌奎判决书该如何写》,《法制日报》2011年7月12日)。笔者不认同这种说法。即使二审法官 鑫再审案与著名的辛普森案(美国普通民众眼中肯定是辛普森杀死两被害人,但法庭最后因证据瑕疵问题顶住舆论压力而判其无罪,民事上则判其因杀人而负巨额赔偿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200.html -
了解详情
的调解方案,在法庭询问其为何不明确调解方案时,代理人称,除非校长,校方无人愿意对此问题进行拍板,但校长公务繁忙,根本无时间对此决策。最后,调解一事 自由空间,一种类于行政服从的阴影始终萦绕在基层法官的身边。 多重角色之下我们如何选择 已经看到,我国基层法官所正在进行的司法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法律职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104.html -
了解详情
吸收了美国正当法律程序观念的思想内核,以任何人不得作自己案件的法官和当事人有陈述和被倾听的权利两大基本原则为基础,从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程序正义理念 借鉴域外经验时既要关注职权主义又要学习当事人主义。 对于我国当前刑事诉讼模式究竟该如何定性,学界见仁见智,职权主义说、混合模式说、过渡说乃至强职权主义模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337.html -
了解详情
屋顶,因为渗漏,主人另外委托一建筑师设计重建屋顶,原设计师认为侵犯著作权起诉。当然法庭都没有支持设计师的请求。美国和日本的著作权法都明确规定了这种情形下的物权 打知识产权官司,就等于社会新闻资源免费在为自己做广告。同时,无论最后裁判结果如何,被告的侵权名声都难以洗净,形象无可避免的受到损害。所以知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847.html -
了解详情
。但是,法官认为仅有这个指纹不能认定是犯罪嫌疑人盗窃了该保险柜里的钱,必须排除栽赃的可能性。最后,本案由检察机关撤诉。[12]显然,在该案中,法官作出 标准。因此,证据是决定一个官司输赢的决定性因素。那么,案情认知中的事实判断如何成为证据?这个过程简单地说,就是用证据法规范、衡量这些事实判断,凡是符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375.html -
了解详情
标准,所以我将民事诉讼证据定义为:在民事诉讼中,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向法庭提交的旨在证明自己主张的一切材料。 三、关于证人出庭作证问题 这个问题困扰实务界 还要说的是,如果申请人提供了证据线索而被作为另一方当事人的被申请人拒绝提供该如何救济的问题。我认为,当事人申请具有程序意义,申请不申请是当事人的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830.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付出的额外成本。幸运的是,这种计算不需要非常精确就可以起到预防作用。最后,在严格责任案件中,惩罚性赔偿只能在原告能够证明被告存在故意过错时适用②。 四 的制定,近年来是我国民法学界乃至整个法学界关注的热点中的热点。其中民事责任体系该如何与民法典有机地融合,学者们也在积极地进行研究。魏振瀛教授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47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