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单位犯罪定罪量刑数额标准的解释,如《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走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单位十分明显地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签订、履行借款合同诈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符合《刑法》第224条规定的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736.html -
了解详情
贷款诈骗罪、金融票证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有价证券诈骗罪、保险诈骗罪、合同诈骗罪等。这些诈骗犯罪与本罪在主观方面和客观表现方面均相同,但在主体、 。 他人善意取得诈骗财物的,不予追缴。 第十一条以前发布的司法解释与本解释不一致的,以本解释为准。 附件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扰乱电信市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140.html -
了解详情
不可片面的以行为人签订合同时或签订合同后的行为等某一孤立的客观因素为依据,轻率的推定非法占有目的。 参照1996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犯罪案件具体应用 对方当事人未出现法定事由的情况下,以行使不安抗辩权为借口,故意不履行合同义务,又无正当理由不返还应当返还对方当事人的货物、货款、定金、保证金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658.html -
了解详情
随的单据、文件,或者使用作废的信用证,或者骗取信用证,或者以其他方法进行信用证诈骗活动的行为。只要实施上述行为即构成犯罪,不需要造成实际危害结果。因此, 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货物数量与合同要求存在巨大的差异等。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462.html -
了解详情
认定犯罪数额的标准。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中规定:“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诈骗的,诈骗数额应当以行为人实际骗取 数额作为从重情节予以考虑。”第二,犯罪人非法使用、处分的部分应当计算在内。在诈骗犯罪中犯罪人实际占有他人款物后,往往有非法处分他人款物的行为,包括个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17.html -
了解详情
,并非所有以单位的名义实施的合同诈骗犯罪都以单位犯罪追究刑事责任。因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1999年6月18日通过的《关于审理单位犯罪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 非法占有目的。 认定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财物的目的,要根据行为人签订、履行合同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具体来说,如果行为人有意隐瞒、掩盖自己的真实身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84.html -
了解详情
高铭暄.诈骗罪专题整理[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 [8]孟宪伟.经济欺诈及其法律责任[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数学论文1997. [9]陈哲勇.论诉讼诈骗行为的刑法规制.[D].湘潭大学:湘潭大学,2006. [11]张明楷.论三角诈骗[J].法学研究,2004(2):7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6813.html -
了解详情
涉案财物不足全部返还,将按照集资参与人的集资额比例返还。 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 号) 一、民间借贷、借款、担保行为本身涉嫌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贷款诈骗、骗取贷款、合同诈骗等经济犯罪,债权人起诉主债务人,或者单独起诉一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6396.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1〕7 使用电信网络技术但被害人基于接触被骗的,应当认定普通诈骗;如果出现电信网络诈骗和合同诈骗、保险诈骗等特殊诈骗罪名的竞合,应依据刑法有关规定定罪量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5660.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1〕7 使用电信网络技术但被害人基于接触被骗的,应当认定普通诈骗;如果出现电信网络诈骗和合同诈骗、保险诈骗等特殊诈骗罪名的竞合,应依据刑法有关规定定罪量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331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