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条规定的限制(第三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起反诉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人民法院应当告之当事人可以变更诉讼请求……”。该项 有悖于我国的司法理念。李国光主编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理解与适用》一书认为,规定法官告之义务的主要理由是:一、不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77.html -
了解详情
同时将已经记载法院地址的异议书状附件寄给相对人,使相对人能随手填写异议而送回法院。〔8〕二、1977年以来德国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9 故意回避排除规则,运用所谓的“迟延逃避”或“上诉逃避”,也可以通过扩大诉讼请求或提起反诉回避排除规则。有建议禁止这些规避途径,从而使当事人不得不按照时间限制要求提出抗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30.html -
了解详情
协议,法律意见书及其它各种非诉法律文书;二、诉讼业务代书服务:起诉状、反诉书、答辩状、代理词、刑事附带民事起诉书、上诉状、第三人参加诉讼申请书、增加诉讼 工商、房产、车辆查询,婚姻查询及相关证据调查。四、代理辩护业务,如果代书客户因为案情复杂或者工作繁忙或者需要专业律师代为立案、谈判、开庭,本律师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5578.html -
了解详情
排除在诉讼之外,无法发挥证明作用。不仅如此,举证期限还影响到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提起反诉,这些行为都需要在举证期限届满前进行。举证期限制度的设立,实际上是为当事人 [8]参见张卫平:《论民事诉讼中失权的正义性》,《法学研究》1999年第6期。 [9]前引[2],尧厄尼希书,第119页。 [10]调解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3601.html -
了解详情
排除在诉讼之外,无法发挥证明作用。不仅如此,举证期限还影响到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提起反诉,这些行为都需要在举证期限届满前进行。举证期限制度的设立,实际上是为当事人 [8]参见张卫平:《论民事诉讼中失权的正义性》,《法学研究》1999年第6期。 [9]前引[2],尧厄尼希书,第119页。 [10]调解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513.html -
了解详情
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同时,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民事诉讼风险提示书》规定:不能提供相应的证据或者提供的证据证明不了有关事实的, 举证权利,逾期提交证据,法院审理时不组织质证,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出反诉,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3、当事人在举证时限内举证确有困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07.html -
了解详情
前,可以不经被告同意而撤回诉讼。日本民事诉讼法第26地条第2款规定:撤回诉讼,如果是在对方当事人对于本案已经提出准备书状或者在辩论准备程序中已经陈述或者已经开始 提出的,非经对方当事人同意,不发生效力。但是,在本诉撤回的情况下,撤回反诉,则不在此限。 [15]张维迎、柯荣住曾就被告答辩情况对北京市的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58.html -
了解详情
小额程序的,可以改为简易甚或普通程序。如果被告针对原告的小额诉讼请求提起反诉,只要反诉标的金额本身仍在少额程序要求的数额之内,程序种类就不得更改。 前提下讨论程序分化,很容易引向单独设立某种调解程序的思路。但是,我国现行民事诉讼立法已经规定了诉讼调解制度,并且当前的司法政策正在强调这种调解应当贯串整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8841.html -
了解详情
享有任何其他监督意义上的特殊权利。有学者主张,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时享有不预交诉讼费,被告不得反诉等特殊权利,笔者以为,这并非检察机关作为原告当事人而享有 和进行诉讼监督。 第九、 规定出席再审法庭的检察人员的诉讼权利即宣读抗诉书、说明抗诉理由和意见,参与法庭调查,听取双方当事人的辩论,对庭审活动进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24.html -
了解详情
享有任何其他监督意义上的特殊权利。有学者主张,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时享有不预交诉讼费,被告不得反诉等特殊权利,笔者以为,这并非检察机关作为原告当事人而享有 抗诉和进行诉讼监督。第九、规定出席再审法庭的检察人员的诉讼权利即宣读抗诉书、说明抗诉理由和意见,参与法庭调查,听取双方当事人的辩论,对庭审活动进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90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