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诉权,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也对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权限作了适度调整,如果再不明确人民检察院对法院民事审判活动的监督范围,就会使大量的调解案件以及执行案件失去 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有权监督。什么是审判活动?从受理案件开始到执行环节都是审判活动。由于人民检察院监督的范围不仅仅是有错误的生效判决,而是人民法院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9419.html -
了解详情
都可以随时提出新的证据,当事人不仅可以在二审中提出新的证据要求推翻一审判决,而且可以在终审之后审判监督阶段提出新的证据,而申请再审要求推翻终审判决。行政诉讼法的 权,通过填补法律没有明文的空白,并使含糊笼统之处更为精确,此外别无选择。对案件事实的确定也是如此,即必须借助于人的认识。如果说法律的模糊性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022.html -
了解详情
基于审判监督权和检察监督权,它体现的是国家干预,而当事人启动再审程序的基础是申请再审的诉权,它是1991年修订民事诉讼法时的一项重大补充。申诉权是宪法赋予 合法传唤当事人而缺席判决;6、遗漏必须参加诉讼的当事人;7、办案人员犯有与案件有关的职务犯罪;8、对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未予裁判;9、超越诉讼请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271.html -
了解详情
九条第一款,列举了十三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事由。其中第一条就是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那么,什么是再审中的新证据、如何认定再审 关系的,或者子女要求增加抚育费的,应另行起诉。2002年7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民事损害赔偿案件当事人的再审申请超出原审诉讼请求人民法院是否应当再审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515.html -
了解详情
是当事人的一项处分权能,应当得到充分尊重。对于法院的生效判决,只要当事人不申请再审,并且该案件无害于重大公共利益,检察院没有必要主动进行监督。实践中,绝大多数 抗诉权的诉讼成本,又使抗诉工作效率严重下降。同时,现行民诉法对抗诉的民事案件应由哪一级人民法院进行审理没作出明确规定,实践中的通常做法是,上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781.html -
了解详情
强度,加大当事人的讼累,其完全可以直接在查明案件事实后予以裁判,况且“来来回回,何时了”。尽管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发回重审和指令再审有关问题 ,发交重审为例外”,同时发交给原审同级的其他法院审理应以原审法院或当事人申请,且经上级法院审查同意。此外,如果发交给原审同级的其他法院审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31.html -
了解详情
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依法对案件进行再审的程序。[2]再审程序不同于一、二审程序,再审程序既不是民事案件审理的一级程序,也不是审理裁决 客体范围是存在疑义的。最高法院《关于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08条规定,对不予受理、驳回起诉的裁定,当事人可以申请再审。该条的表述有些含糊,既然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43.html -
了解详情
种扭曲。因此各个国家在规定审级制度时,诉讼效率与诉讼经济也同样是确定一个民事案件可以经过几级法院审理与裁判的重要因素。换句话说,与诉讼公正的理念一样, 严格限制三审终审案件再审程序的提起。具体来说,除非当事人提出确实的证据,足以推翻原生效裁判,并经第三审法院许可的,才可以申请再审。同时,对通过审判监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74.html -
了解详情
。笔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民事申请再审案件立案程序的有关问题略陈管见。一、民事申请再审诉讼的成立要件民事申请再审诉讼,是当事人对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和 应当登记后立卷审查。”由于规定中所讲的“符合条件”是什么不明确,操作中难度较大。笔者认为,申请再审之诉的成立应当具备以下两个要件:一是实质要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16.html -
了解详情
所决定的。其特点之一是遵循“不诉不理”的原则,即当事人对自己享有的民事诉讼权利具有主动性和决定性,包括对选择申诉的处分权,只要不损害国家利益,作为申诉主体的 权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决定申诉权利的使用。所以,复查案件只针对申诉人的申请再审之诉,而不搞全案审查。当事人不主张的,即使原判存在问题,也无改判的必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5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