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法》第10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两审终审制度。”两审终审是国家的司法制度,除法律规定的少数特殊案件实行一审终审外,其余所有案件都必须 不能相提并论。因此,为了贯彻实行民诉法的两审终审制度,加大海事审判的正确系数,对海事法院就确权诉讼作出的裁决,允许当事人上诉应为利多弊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76.html -
了解详情
则是坚持现在这样的审判监督程序的格局,实行审判监督的双轨制,无论是实行三审终审制还是两审终审制,都由法院和检察院进行双重监督,增大纠正错判的概率,确保审判的公正性和 国家利益的代表,有责任维护国有资产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对此,在法国等国家的民事诉讼法律制度中,都有明确的规定,在涉及到国有利益案件的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86.html -
了解详情
的、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按第二审程序审理,作出的裁判为终审裁判。三、审判监督程序理念之检讨我国民事诉讼中审判监督程序的确立,是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 两审终审的含义,应当包括案件的所有证据尤其是主要证据应当经过两级法院两审质证。两审终审后一方当事人又提供新的证据即一、二审未曾质证过的证据申请再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913.html -
了解详情
几年,有的案件先后判决、裁定多达十几次,这不仅在程序上对两审终审、证据时效、审限制度等是一种自我否定,而且在实体上也使得相关案件是非难分, 现行的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的申诉期限为2年。故不少当事人不上诉而申诉,尤其是民事诉讼当事人,既可省钱又可拖延时间,一些当事人甚至连篇累牍地写申诉信以求达到抗拒执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74.html -
了解详情
地方、部门保护主义的干扰,确保案件的高质量。三是继续坚持两审终审制,认为中国的现实适合于这样的审级制度,不必再做改变。我认为,第二种意见比较合适。在 征求共和国检察官的意见。1在我国澳门,新颁布的《民事诉讼法典》也规定了类似的、完善的检察机关参加、监督民事诉讼的具体程序。这些,都是研究完善民事行政检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00.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适用方面的问题进行审理并纠正原审法院在法律适用上的错误。尽管如此,我国两审终审的制度安排决定了要求更高程度地实现法律适用统一性的作用仍然十分有限。我国 ,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鉴于上述救济程序是基于一种制度的漏洞(基于职权干预的制度无疑有违民事诉讼的基本特性),且再审作为一种非常救济程序通常很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83.html -
了解详情
减少错误裁判的发生率,这种说法更是似是而非。 把两审终审制度变相的转变为一审终审制度,是不是就能够节省诉讼资源的投入呢?也未必如此。请示汇报等 同案被告人仍应作出判决或裁定。[49] 对于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的,不仅要审理附带民事诉讼部分,也要审理刑事诉讼部分。[50] 我国二审的审理范围是采全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596.html -
了解详情
的制度,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民事上诉制度矛盾也逐步凸现,待进一步完善。 两审终审存在弊端 我国实行绝对的两审终审制,有效的防止和避免了多审级造成 上告,地方法院为二审所作的终局判决可向高等法院上告。但我国仍实行两审终审。为了确保诉讼公正,应建立有条件的三审终审制: (一)范围:争议标的额巨大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403.html -
了解详情
现代诉讼制度以审判公开为原则;在仲裁中选择仲裁员是当事人的基本权利,但诉讼中的当事人却无权选择法官;仲裁实行一裁终局,而诉讼则以两审终审甚至 凸显了当事人程序主体的地位。程序选择权与程序主体论可谓是相得益彰,一方面,当事人是民事诉讼程序的主体,是确立程序选择权的理论依据之一,另一方面,程序选择权理论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58.html -
了解详情
管辖。此种方式主要为法国最高法院所采用。法国目前的三级审级结构也是由两审终审制演变而成的。撤销法院(Cour de cassation)最初作为立法机构的分支凌驾于司法机构 《法商研究》,2006年第4期。[23]如廖中洪:《论我国民事诉讼审级制度的修改与完善》,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63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