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解释的形式确立了自认作为证据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弥补了我国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缺陷,是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的表现。自认可以完全平息了当事人双方对自认案件 证明的事实,是自认之外的免除举证责任的情形,一般是法律明确规定的情况,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9条规定了六种免除当事人举证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332.html -
了解详情
的抗辩和责任限制。该条款从两个层面消除了货方在诉讼中规避承运人免责和责任限制制度的可能性。由于该条款起因于喜马拉雅轮,故人们称之为喜马拉雅条款。1961 [3]参见司玉琢:中国海商法下港口经营人的法律地位,《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科法学版),2007年第7卷第5期。 [4]参见1991年《联合国国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193.html -
了解详情
败诉的风险。《民事诉讼法》第64条只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而没有规定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因此,在我国民事诉讼中,举证不能的 自己的主张和请求必须举证证明,否则,就可能承担不种的诉讼结果;第三,当事人举证只限于证明自己主张的证据,一般对自己一方有利,而人民法院基于行使审判权的需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356.html -
了解详情
除非对方当事人同意质证。 举证期限制度的设立使我国民事诉讼中诉讼资料和证据资料的提出发生了质的变化,使我国民事诉讼从原来的随时提出主义转为适时提出主义。 的后果,就很难保证义务得到切实履行,甚至该义务是否是真正的法律义务也会受到质疑。 [44]《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第25条规定:由于当事人不正当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531.html -
了解详情
状态。当然,如果主当事人由于对方当事人撤诉等原因而丧失诉讼地位,那么辅助第三人也应当随之退出诉讼程序。 第三、如何定性辅助第三人的参诉行为。关于辅助第三人的 诉讼法均规定辅助第三人的参诉根据是,该第三人与他人之间诉讼结果具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或称法律上的利益)。我国民事诉讼法第56条第2款中对无独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312.html -
了解详情
,在行政复议审理过程中,复议申请人或参加人有权查阅相应行政机关出示的文件;③ 《民事诉讼法》第三章证据中第五节书证部分规定,民事诉讼中,作为书证的文件 第三人的权益与因公开所获得和维护的公益,则公益常常会占居优越地位。因此,为了保障第三人的权益,有必要从正当程序的理念出发,在作出公开决定之前听取相应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366.html -
了解详情
于民事诉讼中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但民事诉讼中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是与案件的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人,而行政诉讼中第三人是认为同提起诉讼的具体 行政行为法律关系利害关系人或者行政相对人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综上所述,只有对行政诉讼第三人的资格条件、法律地位和诉讼意义有一个清楚定义,才能在审判实践对其作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491.html -
了解详情
或一个针对第三人的类似的诉求;(6)一个人在当前案件的最终结果的基础之上针对一个或几个当事人提出一个根据上面第(5)项中提到的诉求的诉讼。? 被 一方当事人,则该参与人在本诉讼中有着一方当事人的地位而有权上诉。? (二)审判前获取信息? 在民事案件中,法律并没有规定在诉讼提起诉讼前通过发现获取信息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231.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也并无不同。数千年来,许多基本的原则得以发展,它们代表了诉讼当事人面对法官、对方当事人和第三人时基本的权利。这些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古老的法则 法律和立法提案也往往同时对专家协助作出安排。[129] 至于民事诉讼中无知和缺乏教育的不幸后果,一种现代法律援助的观念则假定,战胜贫穷应该是那一制度的最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192.html -
了解详情
解释为:在某些情况下,即便在民事诉讼中,也有要求聘请律师的权利和无偿获取法律援助的权利。《欧洲人权公约》第6条第3款(c),第 页。[143] 如见Denti发言,Summary of the Discussions,前注19,第819页。有关既判力对第三人的效力的宪法限制问题,以及可能为裁决所影响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19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