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证据的区别好像并没有引起国内主流学者的注意.我们知道,民事诉讼只是当事人维护民事权利的一种最终的选择,人们还有其他选择余地。比如,商事仲裁,行政调解 ,“证据规定”最终确立了“法律真实说”。我以为,不管在具体措词上有什么不同,给民事诉讼证据下定义都不能背离“法律真实说”。“法律真实说”是当事人主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29.html -
了解详情
,谁举证,也不同于举证责任倒置的举证责任转移,同样是一项重要的民事证据规则。在知识产权诉讼中,法官应注意把握对举证责任转移的理解,正确运用民事诉讼 具有翻译资质的部门盖章确认的中文译本。 (3)应当认真审查公证书所公证的内容是什么,不能认为只要经过了公证的证据其真实性一定可以确定,还应当按照通常的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83.html -
了解详情
充分实行,因此实行有限度的证据失权制度和有条件的认定新证据并存应是较为符合我国现阶段民事诉讼客观情况的务实做法。同时,《证据规定》中也规定了相关民事 或者举证。因此,凡是因新证据提起再审的条件,应由当事人双方进行质证。再审质证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必须开庭审理。再审程序是以纠错为内容的救济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448.html -
了解详情
观点,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意识到这一点,本文试图追问:是什么原因,使得学者对法院现行司法政策作出了完全不同的评价?两种针锋相对的 (1). [20]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事人达不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就补偿安置争议提起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应否受理问题的批复[Z].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5,(9)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329.html -
了解详情
对其进行制度建构和规则设计时,必须遵循民事诉讼意思自治、处分权主义的基本原则及一般规律,并且由于再审案件的特殊性,应充分考虑在确保裁判的终局性和确保原判 也表明合议庭成员的责任制。7、实质审查与再审审理之间的衔接。提起再审程序后,应注意复查程序与再审程序的衔接。复查程序与再审程序是同一再审之诉程序中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046.html -
了解详情
王志诉称宜兴市陶都进出口公司欠其现金95万余元,被告对此事实当庭承认。开庭仅15分钟,双方就达成和解协议,并一同到银行通过转账的方式办理了还款手续 因此,所谓虚假诉讼,应是指双方当事人为达到非法目的,规避法律规定,故意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采用伪造证据的方法,提起不具有实质性争议的民事诉讼,诱使法院做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958.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民事诉讼规则中的有关规定。根据《美国联邦民事诉讼规则》第8条第2款的规定,被告的答辩状应包括以下内容: 1.对原告所主张的事实加以自认或否认。第 应在征求被告的意见后进行审查再决定是否准许原告撤诉。唯有如此,才便于原告确定在什么阶段行使撤诉权,才利于保护被告的合法权益,给被告一个对应性的诉讼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299.html -
了解详情
的问题;而对于当事人来说,则构成了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够享有接受审判的权利这一宪法性问题。因此,我们可以说,民事诉讼主管或管辖问题归根结底就是政治国家与市民 审理程序上进行适当的简化。具体设想如下: 第一,管辖权异议前置,即管辖权异议应于开庭前向受诉法院提出。我国民诉法规定了当事人向受诉法院提出管辖权异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98.html -
了解详情
在民事诉讼中,鉴定就是运用专门知识对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的鉴别和判断活动。民事诉讼中的鉴定,通常有医学鉴定、文书鉴定、会计鉴定、技术鉴定、产品质量鉴定、行为 不会有异议,法院可以经过质证后直接以此作为判案的依据,但在委托鉴定时,应注意委托的范围和内容一要明确,二要由当事人确认,以保证鉴定的效果,避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913.html -
了解详情
的请求权为标的;也有学者认为证明责任应当归入程序法, 理由是证明责任毕竟发生在民事诉讼中;还有学者认为对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 需要根据不同情况, 将其部分归入实体法 前要件事实仍然真伪不明的情形。诚如尧厄尼希所言:客观证明责任对诉讼结果重要, 如果没有提起过本证。这样法官就不知道负证明责任的当事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240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