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起来,预示着我国民事诉讼制度对于调解角色的认识和定位正在历史的回旋中走向成熟。虽然该规定也在许多方面隐含了法院在重新强调诉讼调解的作用时所 的强制性,无论是管辖权或法庭的组成,特别是调解书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效力,留给当事人双方自行决定(合意)的空间已受到诉讼程序本身的性质和功能的严重限制,当事人基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4223.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调解书能否公告送达的问题。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84条的规定,判决书等相关诉讼文书在其他送达方式无法送达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公告送达的方式,但 问题,特别对于当事人申请重新鉴定或者重复鉴定的,一定要严格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27条的规定,决定是否准许当事人的鉴定申请。一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9299.html -
了解详情
世界民事诉讼立法普遍趋势的一个大胆尝试。其包含如下诉讼理念:第一、举证责任。在现代民事诉讼中,法院对当事人的请求承认与否必须以一定举证责任与分配为基础,如果 要求,法官判断和认定证据的心证,必须公开,而最重要的公开手段就是通过判决书公开判决的理由。因此,面对新的证据规则,我们的审判人员在制作文书时必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307.html -
了解详情
两审终审制度。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并且,在第二章一、二节分别 导致诉讼资源的不必要浪费;(2)终审法院级别过低,难以保证司法的统一性;(3)民事诉讼管辖原则导致地方保护主义干扰严重;(4)缺少专门的法律审查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066.html -
了解详情
在于引入陪审团(参审团)制度,并同时实行专家陪审(参审)制度。 【关键词】民事诉讼;参审制度;陪审团制度 【写作年份】2006年 【正文】 参审制属于陪审制的一 的常规性的监督和制约。甚至在行政法院中,参审员还不得在判决书上签名[4]。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在商事法院以外的参审制中,对不履行义务的参审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299.html -
了解详情
性质;证明责任的分配 【写作年份】2006年 【正文】 证明责任理论的历史几乎同民事诉讼法学的历史一样悠久。我们不难发现,证明责任理论自产生至今,一直是民事 。一般的做法是凭法官个人的感觉将真伪不明的后果裁判给其中的一方当事人承担;判决书中也对如何分配证明责任的问题采取回避的态度。难怪有人提出,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030.html -
了解详情
研究的归结。 目前的现状是,民事诉讼法学理论关注现实的程度不够,不能为审判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有些现实问题,如判决书的买卖、民政局为流浪汉维权案 。然而,无庸讳言的是,目前学界对民事诉讼模式的研究依旧停留在宏观层面,而对如何具体配置当事人、其他诉讼主体以及法院之间的权利(力)的研究显然略显单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800.html -
了解详情
上亟待法律的规制,我国生命法学仅满足于空泛议论的状态应当改观。建议我国民事诉讼中的特别程序受理确认公民人身相关权利的案件。目前,在我国可以通过民事诉讼 。变性手术之后,患者方才取得性别变更权的权能,凭医院签署的性别证明材料及法院判决书办理户籍登记中的性别变更手续。 当然,性别变更是个人隐私权的敏感内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808.html -
了解详情
期限是较为困难的。同时,这一规定也没有对当事人协商确定举证期限的时间以及法院没有依法向当事人送达举证通知书时的法律后果作出明确规定,使得这一看似矛盾的条文 ,刑事诉讼因为证据不足未定罪的,可能在民事诉讼中因为达到证明标准而被认定。另外,有些判决书中认定的事实并非主要事实,这些事实是否也对后诉的事实认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205.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权,笔者的理由是: (1)民事诉讼执行的执行依据并不限于民事裁判、裁决和调解书,它有包括发生法律效力并且具有给付内容的刑事、行政判决书和裁定书等在内的十一类; 语境化分析,我们再来看该使制度遭受错误诟议的执行难的问题。民事诉讼执行难的问题从法院自身的角度来看,所体 现的是执结率低,未执结案件数量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03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