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法律还允许在民事没收程序中适用不采纳逃犯证言理论(fugitive disentitlement doctrine),受到刑事指控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只能在刑事诉讼中针对自己的、可能遭受民事没收的财产提出权利主张或异议,如果上述人员在逃,他的有关证言无效。例如,一个在美国被指控犯有贪污罪的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105.html -
了解详情
结束,就失去了调查取证的最佳时机。为了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能得以更好地行使及相应的义务得到履行,界定侦查阶段介入的律师当然辩护人身份,这也符合世界 作一定的保留,笔者建议严格侦查机关的案件定性程序,将犯罪嫌疑人关押至看守所时,若为国家秘密案件就应书面告知并提供定性证明,在律师要求会见时应出示定性证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479.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救济途径。我国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审查逮捕程序中缺乏犯罪嫌疑人权利救济途径,这是不利于尊重和保障犯罪嫌疑人人权。(三)没有规定严格的逮捕期限。要准确地计算出 羁押阶段,赋予其申请复议复核权,明确检察机关的定期审查义务。由于案件情况是不断发展的,在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的羁押过程中也应赋予其再次获得审查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6831.html -
了解详情
监督员制度就是一项作为犯罪嫌疑人对抗的权利加强的有力尝试。以在四川省的试点为例,四川省检察机关实施对于犯罪嫌疑人进行书面告知,若犯罪嫌疑人不服该决定,检察 ; (三)符合刑法第九条规定的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国际条约义务范围内行使管辖权的案件。引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5113.html -
了解详情
监督员制度就是一项作为犯罪嫌疑人对抗的权利加强的有力尝试。以在四川省的试点为例,四川省检察机关实施对于犯罪嫌疑人进行书面告知,若犯罪嫌疑人不服该决定, ; (三)符合刑法第九条规定的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国际条约义务范围内行使管辖权的案件。 引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550.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一百四十七条均明确赋予侦查人员的告知义务,即如果犯罪嫌疑人提出聘请律师,但没有具体聘请的对象时,由案件承办机关通知当地 也请了律师。表面上看来,司法人员直接推荐律师是为了充分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害人等诉讼参与人诉讼权利的充分行使,实际上可能增加被告知人的额外经济负担,其执法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041.html -
了解详情
不需要保护观察的被暂缓起诉的犯罪嫌疑人,要予以释放。 (三)荷兰的暂缓起诉制度 在荷兰,公共检察官被赋予很大权利,具体表现:公共检察官可以根据公共 有权在法定期限内向人民检察院申诉。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复查决定,并将复查结果告知申诉人。被告人坚决要求起诉到人民法院的,只要符合起诉条件的,人民检察院就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287.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上犯罪嫌疑人便是无罪的。犯罪嫌疑人无义务提供自己有罪的证据或事实,因此,当执法机关询问犯罪嫌疑人时,其有沉默的权利。无罪 推定原则及当事人享有沉默权的 或文务。如德国刑事诉讼法第53条规定,被控人的辩护人对其在行使职务时被信赖告知或所知悉的事项有权拒绝作证;日本等国的刑诉法也有类似的规定。上述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238.html -
了解详情
召开的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被正式载入宪法,于是对犯罪嫌疑人权利的保护被推到前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存续已久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政策 而迫于外部压力所做的陈述作为定案的根据。应当以立法的形式明确赋予犯罪嫌疑人选择权,在充分告知其各种可能发生的法律后果后,由其自由选择如实供述或沉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32.html -
了解详情
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而言只是一种必须承担的义务;在第二种情况下,取保候审则是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籍以改变被剥夺人身自由状况的一种合法方式(没有被 关系。这种状况虽然使司法机关的权利得以扩大,但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显然是极不公平的。当司法机关不批准取保候审申请并告知申请人“法律并未规定在符合条件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