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法学》2002年第8期。31之所以说是传统的,是因为自二战以来,英美行政法学界对行政法的认识也历经变化。关于其模式变化的描述,见SidneyA.Shapiro, 载《行政法学研究》2002年第3期。82具体内容见杨小君著:《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页。83于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76.html -
了解详情
载《法学》2002年第8期。31之所以说是传统的,是因为自二战以来,英美行政法学界对行政法的认识也历经变化。关于其模式变化的描述,见SidneyA.Shapiro, 载《行政法学研究》2002年第3期。82具体内容见杨小君著:《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页。83于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74.html -
了解详情
尽管依照形式判断标准不属于法律规范(法规命令),但事实上无论理论上还是行政实务中,时常被视为同国务院部委规章具有同样的效力[50].自《立法法》施行 [4]参见乔晓阳主编、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研究室编著:《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条文释义及实用指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9年第60页。由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04.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程序法既不应采取侧重保障公民程序性权利的“权利模式”,也不应采取侧重提高行政效率的“效率模式”,应当采取“权利效率并重模式”。即在设计各种程序制度时做到两 比较注重对法律关系的分析,根据法律关系的不同而制定不同的法律。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同行政程序在法律关系上有明显不同,不宜规定在同一部法律中。这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44.html -
了解详情
职能、完善调控方式的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必须改变单一运用权力强制性手段(即所谓“指令行政方式”)进行管理的做法,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多样化的客观要求,这毕竟已 都有其局限性,故需不断拓展行政法的救济渠道和完善救济制度;尽管已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非常正规的救济制度,但由于争讼行为性质、申告期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53.html -
了解详情
都有其局限性,故需不断拓展行政法的救济渠道和完善救济制度;尽管已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非常正规的救济制度,但由于争讼行为性质、申告期限、 行政指令措施配合运用,收到了特殊效果和积极反响。 [2] 应松年主编:《行政行为法》,人民出版社(1993),页578. [3] 事实上,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22.html -
了解详情
)不服,向市政府提出异议,市政府不予理会。之后,农民们依据《行政复议法》向市政府正式申请复议,市政府告知农民:依据《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25条的规定,相对人对征用土地补偿有异议,应向批准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申请复议,请求批准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外延寿村农民们土地征用是由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95.html -
了解详情
)不服,向市政府提出异议,市政府不予理会。之后,农民们依据《行政复议法》向市政府正式申请复议,市政府告知农民:依据《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25条的规定,相对人对征用土地补偿有异议,应向批准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申请复议,请求批准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外延寿村农民们土地征用是由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91.html -
了解详情
单一性被告”的设置原则却忽落了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作为当事人对原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寻求权利救济的两种途径,其功能虽有重合却并不 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而且审查其合理性,对合法但存在着合理性问题的具体行政行为,当事人只有提起行政复议才能解决其合理问题。因此,当事人要解决合法但存在着合理性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62.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便呼之欲出。软法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司法中心主义向行政中心主义转变。相对于硬法而言,软法指那些效力结构未必完整、无需 ,信访人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 26(2)浙江省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决定书[浙政复(2018)318号]。 27(3)《司法鉴定执业活动投诉处理办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366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