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的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罪和故意杀人罪,有学者认为对这些犯罪行为不追究刑事责任不仅与法理不符,也有违该条款的立法本意和立法精神。于是,理论上 ,鉴于这个年龄阶段的未成年人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和认识能力的特点,犯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不能是唯一的决定因素。于是,分别提出了第二个标准,即:危害性质明显、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465.html -
了解详情
年2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强奸案件有关问题的解释》则另辟蹊径地指出,相对责任年龄者与幼女发生性关系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17条、第236条第2款 年龄者又只能认定构成绑架罪,因而无法对相对责任年龄者追究刑事责任。 按照这一思路,所有有关该款的争议,根本不在于该款规定属于具体罪名还是具体罪行,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425.html -
了解详情
徇私舞弊 新刑法第402条规定: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 执法机关在将该案件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移送公安机关作刑事立案侦查前,已经对该案件的违法单位作出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决定。根据上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911.html -
了解详情
即刑事违法性。(3)我国犯罪构成是主客观要件的统一体,根据犯罪构成追究刑事责任,不会出现客观归责与主观归责的现象。 依据否定说,符合犯罪构成的行为是 又区别的范畴,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并不必然体现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也不一定会外化为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但是,当具有犯罪人格者实施犯罪行为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983.html -
了解详情
,而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一直受到保护。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适用刑事和解,是否能合理化的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又有利于未成年人在今后的生活中健康成长 ,加害人以认罪、赔偿、道歉等形式与被害人达成和解后,司法机关对加害人不追究刑事责任、免除处罚或从轻处罚的一种制度。 1、刑法的谦抑性理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208.html -
了解详情
。绝对意志自由论,表面上看来非常强调人对自己的行为必须负责,其实,如果行为不受任何事物制约,都是其自由意志选择的结果,对一切行为都负责,实际上就无所谓 对立统一,互相依存,互为前提。从刑事立法角度看,犯罪因国家要追究其刑事责任而存在,国家认为无需追究刑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则不认为是犯罪。因此我们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360.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人被逮捕以前由社区进行调解。(2)转处模式(diversion model):在刑事司法程序启动之后、终结之前,将案件交由社会上的纠纷调解中心进行调解。( 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而依照我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529.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给予了帮助,也不能认定其为帮助犯。在单位犯罪中,只对那些在单位犯罪中起重要作用和负有重大责任的单位成员追究刑事责任。这意味着并非对所有 。主管人员在单位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大于直接责任人员。但有的时候,主管人员的责任小于直接责任人员,上面列举的被告单位西安聚能石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211.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的贩卖毒品罪, 只能作为贩卖的手段所实施的毒品行为这样狭义的理解。不能作为包括走私、运输、制造毒品罪的广义的理解。其主要理由是: 根据 罪虽然没有列入刑法第17条第2款, 但是,只要有抢劫行为, 不论对象是什么, 都可追究刑事责任。 5. 增强概括性规定的方法 概括性规定, 刑法理论又称之为概然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573.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给予了帮助,也不能 认定其为帮助犯。在单位犯罪中,只对那些在单位犯罪中起重要作用和负有重大责任的单位成员追究刑事责任。这意味着并非对所有 。主管人员在单位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大于直接责任人员。但有的时候,主管人员的责任小于直接责任人员,上面列举的被告单位西安聚能石油科技发展有 限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26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