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以什么标准来衡量行为是否以构成犯罪,传统的“社会危害性说”似乎并不能给出逻辑严谨、令人满意的答案。 上个世纪6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法律经济学,为分析法律 的有效利用;同时,由于人们对信用的多疑和恐慌,不得不增加选择交易伙伴和监督合同履行上的成本投入,这两部分的总和便是恶意逃避债务行为给债权人以外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44.html -
了解详情
不受法律保护。 [法官提醒]合法的民事权利受法律保护。如果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为了进行赌博、走私、诈骗、买卖毒品等非法活动而仍借款的,则属于违法借贷,其借贷关系不受法律保护。 我借的7000元钱什么时候还?董某回答:我不欠钱,我是替姓魏的人还钱,我没有义务还钱。王某偷偷将此通话录音,并以此为据将董某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6795.html -
了解详情
关于主观要件事实的推定,涉及的罪名主要包括:合同诈骗罪,金融诈骗罪,盗伐、滥伐林木罪,盗窃、抢劫、诈骗、抢夺机动车犯罪,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走私犯罪,以及 因此,对于证明责任,如果不加分配,只以一方有举证责任,实在不过是没有什么实际效益的概念[13](P.244)。我们应当克服单一的证明责任分配,确立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996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