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害人能够及时得到较为充分的赔偿。尽管被害人可以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方式要求赔偿损失,但实践中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获得赔偿 十分困难,即使最终能够获得赔偿, 的工作压力和人财物的大量投入,[12]也减少了因上诉、申诉、重新犯罪等带来的成本支出。 二、刑事和解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就调查情况来看,检察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247.html -
了解详情
,是程序法治的一次胜利。此外,《若干意见》第11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仅就民事部分提出申诉的,一般不予再审,但有证据证明民事部分 了中止审理与终止审理的情形。《具体规定》第12条规定,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收到再审决定书或者抗诉书后下落不明或者收到抗诉书后未到庭的,人民法院应当中止审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017.html -
了解详情
的区别。民事诉讼当事人在一审程序中称原告和被告,在二审程序中称上诉人和被上诉人,在再审程序中称申诉人和被申诉人,在执行程序中称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不同的称呼表明 控告的罪名,即被告人所犯何罪,这一术语仅限于刑事自诉状和刑事附带民事诉状的写作中使用,而在民事诉状中一般没有要求案由这一项。这里需要补充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235.html -
了解详情
,这有助于解决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判决执行率低下的缺点,被害人由于得到补偿,对加害人的愤懑也能逐渐平息,这又利于减少被害人信访、上诉情形的发生, 导致未成年犯罪人无法得到教育,对自己的错误所产生的后果无法产生清醒认识,刑事和解所期望达到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三)和解协议达成过程采取背靠背形式 未成年人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4316.html -
了解详情
一审程序最后一次法庭辩论终结日为基准日,适用此前最新公布的赔偿标准。案件上诉或发回重审期间新公布的赔偿标准,不适用于本案。 12.关于人身损害 无村民组长的,应当由村民组成员推选诉讼代表人参加诉讼。 三、诉讼程序部分 27.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之后的民事诉讼 民事权利受到犯罪行为侵害的当事人,已经提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796.html -
了解详情
存在不少盲区。从立法方面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对于当事人上诉而人民法院决定不开庭审理的案件的审判缺乏检察监督的规定;(二)对自诉 刑事审判活动检察监督的范围,同时建立检察监督权的实施保障机制。一方面,要将刑事附带民事部分、自诉案件、简易程序、以及二审程序和再审程序纳入检查监督范围之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349.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中的抗议权,对于人民检察院自己起诉和参加诉讼的案件,对第一审民事裁判有权按照上诉程序提出抗议。四是审判监督程序中的抗议权。对于已发生法律效力 是否已经或可能侵害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人民法院均应当通知检察机关可以参与。3刑事附带民事起诉权,对检察机关出庭支持公诉的案件,如果犯罪行为同时使国家利益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86.html -
了解详情
尝试似乎已被附加了过多的功利性目标,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将刑事和解作为弥补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赔偿制度缺陷的方式,在重罪案件中滥用和解;在死刑案件中滥用 ,以此对法院裁量权形成控制。如果立法中赋予被害人独立上诉权,对和解的异议可作为上诉理由,由被害人向二审法院提出。 三、余论:一项昂贵事业的刑事和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566.html -
了解详情
利于民事虚假诉讼中受害人的权利救济。 3.将受害人民事赔偿纳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中。对于受害的案外人能否对虚假诉讼造成的侵权提起赔偿之诉,以及赔偿数额 因民事虚假诉讼受到精神损害的可以提起精神损害赔偿,而民事虚假诉讼受害人的财产损失包括:为应诉、提起上诉、申请再审而支出的交通、住宿、误工、聘请律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832.html -
了解详情
以公益代表人身份提起诉讼。实践中,对于既涉及私益也涉及公益的民事案件,如果当事人没有上诉,也没有提出再审申请,检察机关要以抗诉或检察建议形式,启动再审 检察机关不能直接调解,要做好释法说理工作,引导当事人服判息诉。在办理侵犯公私财产权益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行政赔偿申诉案件以及其它不符合抗诉条件的民事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977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