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达成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悔过,被害人或其近亲属给予谅解宽恕的和解协议,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审查认可,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从轻或者免除处罚 ,并且得到大多数被害人或其近亲属谅解宽恕的,可以酌情从轻处罚。 第十条 和解协议书应当在案件审结前履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担心被害人或其近亲属反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8174.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启动;在起诉阶段则为检察官启动,在审判阶段则由法官启动。其二,和解协议:双方当事人(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等) [7]笔者通过对S省三个中级人民法院进行调研,通过访谈方式得知死刑案件的刑事和解不是例外,相反属于比较普遍的现象,司法实务部门对此并不讳言。 [8]根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4950.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的新型方式,其通过调停人使受害人和加害人直接交谈、共同协商达成经济赔偿和解协议后,司法机关根据具体情况做出有利于加害人的刑事责任处置,以被害人利益保护 审查,属于审判权法律监督手段的运用。因此,检察机关在各个诉讼阶段参与到刑事和解中去的角色都是法律监督者。 最后,绝大多数人认为调停人应当由人民调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58.html -
了解详情
下进行的,在调解过程中,人民法院可以采取思想疏导和法制教育的方式,促成当事人达成和解。调解虽然建立在当事人行使处分权的基础之上,但它同时也是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 撤诉后,原告对同一事实和理由重新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实践中一些和解协议游离于现行法律规定之外,不具有法律效力。原告撤诉后,一些行政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679.html -
了解详情
制作调解书的记入调解书。第十八条 当事人自行和解或者经调解达成协议后,请求人民法院按照和解协议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制作判决书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第十 准许。第六条 人民法院受理司法确认申请后,应当指定一名审判人员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人民法院在必要时可以通知双方当事人同时到场,当面询问当事人。当事人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639.html -
了解详情
的思想工作,释明法律规定与利害关系,使被告人与被害人在自愿合法的基础上达成刑事和解协议,法官不得使用胁迫、诱导的方式迫使被告人与被害人达成刑事 通过对话协商实现和确定的。[11]美国犯罪学家约翰R戈姆在《刑事和解程序:一个实践和理论架构的考察》一文中提出叙说理论(Narrative Theory),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928.html -
了解详情
履行。双方当事人在规定期限内不能达成和解协议,案件立即转入司法程序。 3、完善刑事和解主持人制度。明确规定刑事和解主持人的范围,职责、权利、义务等。 的办案人员在依法追究责任。 参考文献: [1]龚佳禾、周世雄:《刑事和解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出版) [2]《检察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3卷 [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3976.html -
了解详情
)能积极主动地向被害人认罪、道歉,并愿意对被害人给予经济赔偿,与被害人达成和解协议,在取得被 害人谅解后,国家专门机关不再追究其刑事责任,或者给予其 而加害人则可以赢得被害人谅解和改过自新、尽快回归社会的双重机会。 正确运用刑事和解是检察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自身职能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各级检察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030.html -
了解详情
谅解,促使国家机关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或者从轻处罚的诉讼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刑事和解的正确适用,不仅是社会主义司法以人为本、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构建和谐社会 和解的发起、进行应当是出于双方当事人的自愿,即必须凸显当事人的主体地位。和解协议内容应当是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示,第三方,包括公安司法机关,不能代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982.html -
了解详情
是不同的,辩诉交易制度是犯罪嫌疑人与国家公诉机关直接进行的交易,而刑事和解制度是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之间的谈判与交易,而且这种谈判、交易是在诉讼过程中 使案件得到快速地审结,使得被告人免受诉讼之累。同时由于被告人与被害人之间达成了和解协议,法院对其作出从轻判决,这也是被告人希望得到的利益。通过取得被害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48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