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无效的法律途径、以及确认公司设立无效后有关当事人应承担的法律后果等等的明确规定。在社会实践中,由于我国公司法除对国有独资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仍 的最高股东人数和股份有限公司的最低股东人数并允许设立一人公司。 4.建议我国公司章程的记载事项分为绝对必要记载事项、相对必要记载事项、任意记载事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231.html -
了解详情
的责任追究制度。但我国《公司法》未能就此做出详尽的规定,存在立法漏洞。现正值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之关键时刻,从立法上完善和规范董事的义务,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董事对公司所应负的具体注意义务及判断的标准(规则)。由于公司章程具有准法律的作用,这一途径也可视为从立法上完善董事义务的规定。由于董事的注意义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163.html -
了解详情
认为国有企业法人不能担任保证人Q),也有人认为国有企业不能为个人做保证人*.根据对公司的目的、担保的性质以及我国现实的法律环境的分析,笔者认为,法律应当 作了原则上的禁止性规定,但同时也作了保留性规定,允许在公司章程里规定或者股东会同意的情况下公司可以为他人的债务提供担保。综上所述,我国法律允许公司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156.html -
了解详情
设立瑕疵资本虚假公司章程救济措施法定资本制授权资本制股东利益清算解散人格化理论一、序言由于我国是实行的公司设立准则主义原则(除对国有独资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主体由于我国商品经济没有发展到相当的程度,社会信用机制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在公司设立无效制度的配套法律还没有完善之前,应仅限于股东向法院提起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924.html -
了解详情
注册资本不得低于法定最低资本额(公司法第23条、第78条)、有限责任的公司章程应载明公司的注册资本、股东的出资方式和出资额(第22条第(三)项、 公司的股本总额定为在5000万元的高位,使得相当一批业绩好的中小型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无法满足组建上市公司的条件,因而在上市包装中为了凑够法定资本而进行低效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14.html -
了解详情
义务。[4]而发起人的行为通常是基于合同约定的义务或法律规定的义务,如发起人对于公司章程的订立、发起人对于股份的认购及出资等均系公司法所规定的义务,而单个 成立,而发起人协议的制定在此之前,在此之前的行为只能是设立行为。同时,在我国,国有企业可以单独作为发起人,此时并无发起人协议。但是,设立中公司成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99.html -
了解详情
被归咎于这种集权。于是,80年代以来,“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被当权者认为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唯一出路[6],从“放权让利”到“承包制”,到“股份制”,以及1993年以来 业务和事务也应在它的指导下进行经营管理,但上述一切均应受公司章程中写明的限制的约束”(8/01/b);而德国股份公司法则规定“董事会本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92.html -
了解详情
独大的事实造成监事会成为大股东控制的附庸。 我国《公司法》颁布之时,正遇到国有企业改革向现代企业制度模式转轨,《公司法》便当然地担负起这一历史使命, 应进一步完善职工代表监事制度。我国《公司法》将监事会职工代表的比例留给公司章程规定,而公司章程又是股东会制定的,股东的主观随意性较大,可能会使职工代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020.html -
了解详情
种:一是股东相互之间转让股权;二是股东向非股东转让股权。对于前者,除了公司章程有特别规定加以限制(为避免个别股东因受让其他股东的股份从而形成一 和公司实践的特定社会经济背景。在《公司法》颁行之前,我国的公有制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多数只有一个投资者,尤其是众多的“全资子公司”,是名副其实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865.html -
了解详情
股权却没有作出规定,因为少数异议股东的退股权是一种法定权利而非基于公司章程而定的意定权利,所以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依据我国现行公司法的规定 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2003年4月12日起施行)第2条 [2] 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市外国投资工作委员会、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二ОО三年八月四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14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