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言之,商标权要求识别性;专利权要求创造性、实用性、新颖性;著作权要求独创性,知识产权的法定期限、登记申请等外在表现形态上的要求和限制,使一些智慧成果 23条规定:本法规定,不适用于被认为是行使著作权法、专利法、实用新型法、外观设计法或商标法规定的权利的行为。然而世纪70年代以后,知识产权垄断地位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883.html -
了解详情
专利申请,至尽尚未获得批准。根据专利法第22条规定,授予专利权的技术须“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在国内公开使用过 月26日。③参见陈佳麟、刘尚志、曾锦焕:《技术创新之专利回避设计》,1998全国智慧财产权研讨会论文集,刘尚志主编,国立交通大学企业法律中心。①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96.html -
了解详情
设计的保护年限问题,也是涉及到保持创新问题。就现状而言,许多所谓的专利技术(多指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方面),在应用不到2、3年就被淘汰,相对于10年 的最基础的价值趋向;而以此为出发点,无论对某项专利权的获得还是转让,都是个人的一种“私的权利”,国家力量不宜介入。但是,由于现代信息与生物技术的发展,专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7.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的内容升格为《专利法》第52条,这一法律条文特别规定了对于获得了专利权的半导体技术发明创造,只能因上述第三种(因已被认定为垄断行为引发的 ,只能是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不包括外观设计专利。 (2)我国专利实施强制许可的授权者,《专利法》规定的是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目前体制之下即国家知识产权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059.html -
了解详情
对受让人及其后手主张精神权利。此为英美法系国家的通行做法,并得到立法确认。如英国1988年《版权、专利、外观设计法》第87条规定,各项精神权利均可 或一次用尽,不能再对他人提出主张。[9]此说显然受到了专利权和商标权穷竭理论的启发,但是专利权和商标权都被认为本质上是财产权,而非人身权和财产权的集合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368.html -
了解详情
公众和国家三方面的利益,有利于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另一方面,对专利权的保护要有力。虽然我国在十几年专利的实践中,富有创造性地建立了行政机关与人民法院两条途径 专利,日本人立即对其加以研究,将专利产品换了颜色申请了一个外观设计专利。结果,带该颜色的产品在日本市场上比美国产品好销,迫使美国人要么“以大换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57.html -
了解详情
一定的局限和不足。例如,相较于版权而言,专利权的取得过程较为繁琐、条件较为严格,即使取得专利权,权利保护期也相对较短,并且无法适用于文学角色。商标法 ,将虚构角色作为美术作品进行版权保护难免会引出更进一步的问题,即对于兼具独创性设计的外部形象和内在个性特征的虚构角色,其外部形象可划入美术作品中进行保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9387.html -
了解详情
处的专利审批阶段、年费缴纳情况、专利权的终止、专利权的恢复、专利权的质押,以及是否涉及法律诉讼或者处于复审、宣告无效状态。 第十五条注册资产评估师 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关注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的审批条件、审批程序、保护范围、保护期限、审批阶段的差异对专利资产价值的影响。 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关注专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8828.html -
了解详情
)商标权;(3)地理标志权;(4)工业品外观设计权;(5)专利权;(6)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7)未披露过的信息专有权。对未披露过的信息的保护, 是公开的,而商业秘密是处于保密状态,不为公众所知晓;在法律保护的程度上,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都是有保护期限的,而商业秘密的保护是不受时间限制的。商业秘密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9216.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的原则,并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必须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 的。 第二,知识产权与其他民事权利不同的是,知识产权的种类、权利以及诸如获得权利的要件及保护期限等关键内容必须有成文法确定,除立法者在法律中特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50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