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查之场合再次重申了该权衡法则而已。但是,违法诱惑侦查行为本应区别于非法搜查、扣押等一般违法取证行为,其系国家引诱无辜公民犯罪,属国家制造犯罪 】 万毅,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985法学创新平台司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法学博士。 【注释】 [1]关于探讨违法诱惑侦查所获证据之证据能力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803.html -
了解详情
定罪处罚。第245条规定: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 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24页。 【参考文献】 {1}杨宇冠.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 {2}Stuckey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79.html -
了解详情
(4)以违法取得的证据引诱他人所获得的证据。例如,警察对某人的房子进行非法搜查发现海洛因,他们将这些证据给某人看,某人承认了拥有这些毒品。(5)违法 。及至今日,刑讯逼供仍是司法领域的痼疾之一。据报道,国家每年查办了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刑讯逼供有关的犯罪案件都是上千件。这个概数还只是刑讯逼供现象中的冰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263.html -
了解详情
第二节 讯问犯罪嫌疑人 第三节 询问证人、被害人 第四节 勘验、检查 第五节 搜查 第六节 扣押物证、书证 第七节 查询、冻结存款、汇款 第八节 鉴定 ,除贪污贿赂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暴力取证、报复陷害、非法搜查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9030.html -
了解详情
,为了适应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需要,我国制定了户籍管理条例,限制农民进入城市居住、工作和生活的权利,从此人为制造了城乡分割的局面。应该说,这是一场历史 认为适当且必要的方式拒绝执行警察任务的任何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入其住宅。注释:本条增加第2款,旨在规定公民对于非法搜查和进入具有合理自卫权。理由:住宅是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13.html -
了解详情
违法证据排除规则 所谓违法证据排除规则,主要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应当排除那些通过非法搜查和扣押获取的物证的规则。 现代任何国家的刑事诉讼法都禁止以违反法律的 具有一定的法律强制性,也就是说,无论嫌疑人和被告人是否自愿,他均应如实回答司法人员的提问,因此建立在刑事沉默权基础上的自白任意性规则不适用于我国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856.html -
了解详情
的重点罪之一。 所谓贪污案件,顾名思义,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案件。 贪污案件具有如下特点: 针对犯罪嫌疑人实行,又可以针对可能隐藏罪犯或犯罪证据的第三人实行。 贪污案件搜查的作用是:防止证据自然灭失和人为转移、毁灭的有效措施;是发现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307.html -
了解详情
来看,主要是贪污贿赂犯罪、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报复陷害、非法搜查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以及 领导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地方各级侦查机构的组成人员应当由中央侦查机构的领导人提名,由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任命,以保障该侦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934.html -
了解详情
的修正,其适用范围也应当进行适当的收缩。 【关键词】证据;证据转化规则;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取证主体 【写作年份】2011年 【正文】 证据转化规则,是我国刑事 一是上述侦查措施,法律上并无明文规定,非侦查机关工作人员甚至不知其存在,因而相对于法定的侦查措施如公开搜查、扣押等,其处于隐秘的地下状态;二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222.html -
了解详情
月2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非法搜查,只有在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场合,才应予以立案:1. 38页以下。 (34)参见2001年1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 (35)日本大审院1902年5月21日判决,载于《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91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