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共犯中止。[2] 二、共同犯罪案件中存在部分犯罪中止情形的法理依据分析 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刑法第二十 教唆者的阻止, 则教唆者仍只能成立犯罪未遂而不成立犯罪中止。四、对前述典型案例的法理分析 结合以上分析, 可以看到, 在案例一中, 被告人施某在共同实行犯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230.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论述。关键词:特殊防卫权、构成要件、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 ,只能适用普通防卫权即正当防卫权。另外,这里的“暴力犯罪”的犯罪形态应是未遂状态。如果是犯罪完成形态的话,一方面这时的“暴力犯罪”的行为已停止,如允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959.html -
了解详情
不会陌生,但是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同学们可能不是很了解。根据我们的调查情况分析,目前未成年人犯罪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未成年人对法律的无知。 我给同学们讲两 做人的基本准则。 还有,前段时间发生这样一个案例,有几位未成年人为了吃夜宵,而又没有钱,就到江滨公园的黑暗处抢劫一对情侣的钱财,共获得50元,就因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9975.html -
了解详情
和化。[12] 限制减刑遵循了我国刑法从严惩处的规定,对于像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严重的暴力性犯罪、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应当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要依法 纪清抢劫案、⑸刘炳贵故意杀人案,⑹甚至是最高院的指导案例均以从重处罚情节为理由适用限制减刑。根据上文分析,限制减刑是对罪该致死的被告人给予从宽处罚的方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8320.html -
了解详情
到法的不知有害的权威刑法思想,但是,对于具有这种身份的行为人,如前述案例的村支书甲,他作为协助人民政府从事行政管理的基层管理人员,完全具有认识违法性的 时,即使对方完全默认也还没有处罚的必要性,司法实践更加关心的是那些实行未遂或者中止的教唆犯,对那些单纯教唆者进行追究不仅没有司法的可操作性,甚至只能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7570.html -
了解详情
,因此我们还要考虑到不同犯罪类型之间的差别。一般来说,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强奸、抢劫等所谓自然犯的主观恶性是较为明显的,可以从其客观危害当中比较容易地分离 ,谬以千里。对此,笔者将在下文结合个案进行较为细致的探讨。 (三)指导案例的比较分析 王志才故意杀人案和李飞故意杀人案都有一个从死刑立即执行到死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7456.html -
了解详情
的罪名不能成立,应予变更。参见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编:《人民法院案例选》(2004年刑事专辑),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239-240页。 [7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27页。 [9]同样的道理,绑架的未遂、绑架的预备本身也不能成为认定绑架罪情节较轻的依据。 [10]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694.html -
了解详情
预备犯是否可实施防卫行为,则应作一分析、思考,按照事物发展规律来讲,犯罪在进入预备阶段后,如果没有自动中止、外因未遂等特殊情况,侵害后果必然发生,也就是说 过当及其处罚的规定(以后论及),第三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68.html -
了解详情
的理解较之中国有所扩展,将德国的理论直接适用于中国同样存在疑虑。 将特定的案例事实置于法律规范的要件之下,以获得一定结论的思维过程,在法学方法论上, 以绑架罪定罪,并且这种观点曾用以指导司法实践。⑿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2005年6月8日法发[200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33.html -
了解详情
的理解较之中国有所扩展,将德国的理论直接适用于中国同样存在疑虑。 将特定的案例事实置于法律规范的要件之下,以获得一定结论的思维过程,在法学方法论上, 以绑架罪定罪,并且这种观点曾用以指导司法实践。[12]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2005年6月8日法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3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