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在本论文完成交稿尚未刊发之际,8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对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进行第二次审议。根据有关报道(例如可参见http://news1sohu1com/20070825/n251 7708261shtml),提交这次审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12.html -
了解详情
法第15条,即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对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个人民事权益的行为,可以支持受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公益诉讼涉及到人民 。这个问题实际上成为民诉法修订的最热点的问题之一。 (二)关于立案 现行的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立案程序,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之后,首先要进行审查,受理之后再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894.html -
了解详情
时当事人只能通过审判监督程序予以救济。这是一种特殊的救济程序。 1991年《民事诉讼法》第178条的规定,赋予了当事人申请再审权利,使当事人得以适当行使申请 系原审原告的申请而引起的,可以准许其撤回再审申请,按原裁判执行。 对于民事再审抗诉案件,在检察机关提出抗诉后,向检察机关申请抗诉的申诉人是否有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355.html -
了解详情
导论》,张茂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3页 [2] 转引自肖建国著:《民事诉讼程序价值论》,中国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83页 [3] 白绿铉编译:《日本新民事诉讼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121-123页 [4] 潘剑峰、齐华英:《试论小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710.html -
了解详情
传闻证据规则与直接、言词原则均能满足发现案件真实、保护当事人诉讼权利的需要。民事诉讼作为一种纠纷解决方式,发现事实,实际解决纠纷,同时保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这一问题的本质和根源,笔者认为,在法庭审判方式实现较大改革之后,我国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仍未完全贯彻相关原则并确立相关制度规范来作为配套与支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323.html -
了解详情
保护说、私法秩序维持说、纠纷解决说、程序保障说等。近年来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学学者们开始了对这个问题的深入研究,提出自己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解决 程序违法,法官在庭审时中途离开法庭,导致本案认定事实不清,且法官的行为违反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二审法院经审理查明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如果撤销原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706.html -
了解详情
冰. 程序、正义与现代化〔C〕.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p28 [2]当然,根据程序相称原理,我国民事诉讼法在修订的时候也应当规定某些诉前强制调解事项,即对于某些类型的纠纷,要求当事人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507.html -
了解详情
,只注重对法理的阐释,不注重将真是抑或拟制的案例加以结合,使得“生动活泼”的民事诉讼法成为学生眼中的教条,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更加增加了“催眠的效果”。 第四, 张卫平老师这本书就避免了上述弊端。书中以具体、翔实的说理手段将民事诉讼的基本原理论述清楚,而不是将初学者投入学术之争的漩涡之中《民事诉讼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08.html -
了解详情
将法学理论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司法实践之中,成为当今学界共同构想和探讨的话题。 民事诉讼法也正是这样一门学科。作为程序法,其与诉讼程序紧密相连,生硬的诉讼法 张老师担任过《现代法学》的主编,1993年东渡日本,在东京大学法学部著名诉讼法专家高乔宏志教授的指导下进修,1997年“下海”,当过大公司的法律首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07.html -
了解详情
如何加强对债权人的保护进行了初步探讨。[关键词]:债权人保护债的保全诉讼证据执行民事诉讼法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端赖资金融通,而资金融通则端赖良好的信用, 削弱了当事人本来就不充分的举证资源,存在一定的负面效应。[8]“民法学者和诉讼法学者把对债务人抱有的同感同样给予了犯罪人,由此在许多情况下利用犯罪人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4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