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采取了职权进行主义:凡是与当事人对诉讼实体内容的处分权没有直接关系的如起诉状是否合法、当事人有无资格、有无管辖权、诉讼是否成立、指挥和引导当事人举证及决定 我国处分原则与一些资产阶级国家民事诉讼处分原则最大的区别是在确立处分原则的同时,还赋予了处分原则新的内容,即扩大了国家干预制度,法院有权依法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89.html -
了解详情
的平等保护,而且还强调当事人之间程序利益的平等维护。在这一方面,我国现行民事诉讼制度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就程序利益的平等维护而言,比如,我国现行撤诉制度 ,也可以超出当事人请求范围作出裁判。再如,在大陆法系,诉讼要件一般包括:(1)法院对该诉讼拥有管辖权。(2)存在双方当事人;当事人适格;当事人具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94.html -
了解详情
,也表现在上下级法院之间。就同级法院之间而言,主要有争管辖或不当移送案件的管辖权,对委托调查取证和委托执行等司法协作事项消极办理。就上下级法院之间而言,从 的诉讼与司法价值有其分工,公正与效率价值框定着民事诉讼制度与司法运行制度,并且是指导审判改革与司法改革的指导性观念。而诚信原则则立足实现公正、效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518.html -
了解详情
管辖,也即在起诉之前,当事人双方没有达成管辖协议的,在原告向无法定管辖权的法院起诉后,被告不提出异议并应诉答辩的,则视为当事人之间有管辖协议,承认该人民法院有 争外利益则着眼于当事人的利益,从尊重当事人的程序主体地位的角度出发要求民事诉讼制度的设计应当考虑当事人的系争外利益而不能一味地追求保护当事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507.html -
了解详情
涉及到实体权利的三种裁定才允许当事人上诉,即不予受理、驳回起诉和管辖权异议。而对于民事决定,依据法律规定当事人仅能向人民法院提起复议。另外,调解结案的 予以驳回。 对于上诉人向错误的法院提起上诉的,受理的法院可以仿照移送管辖制度将案件移送给原审法院,如果当事人因为各种原因不愿意将案件移送回原审法院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163.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交换制度,法官调查取证的范围,以及证人出庭作证等制度,这些诉讼制度的确立表明我国审前准备工作已具有现代民事诉讼意义的审前准备程序,我国法院也开始由多次 而无须在庭审中再质证。(2)对当事人主体是否适格、撤诉、管辖权异议进行审查。对于诉讼主体不适格且无法更改的,裁定驳回起诉;对符合撤诉案件的申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41.html -
了解详情
对地方第一审人民法院所作的不予受理、驳回起诉和管辖权异议的裁定可以提起上诉。 为了正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根据该法的规定和审判实际经验, 中强制措施、保全措施或者判决执行错误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的司法赔偿制度。[7]就民事诉讼中司法者的侵权行为而言,赔偿法只有一条---第31条、并且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75.html -
了解详情
性质理论相衔接;又不会导致当事人滥用权利,就原诉讼标的再行起诉、增加法院压力,不失为我国民事诉讼和解制度构建在理论上的恰当选择。由此引出的另一个问题是 的建议告知集团的每一个成员,并且给予集团每一个成员提出异议的机会。当事人自行和解,即一般民事诉讼诉讼系属中的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后,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30.html -
了解详情
整个法院都回避,如果当事人的亲友是法院的领导时,这种回避尤为必要。从某种意义上说法院回避属于法院管辖权的一种转移(注7),被回避的法院应根据民事诉讼法第 ,不过这只能给当事人一次机会且必须在庭前固定期限内提出。我国民事诉讼中设立这一制度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因为,申请回避是当事人的一项基本的诉讼权利,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721.html -
了解详情
起诉时作出选择后,在一审开庭以前又变更诉讼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对方当事人提出管辖权异议,经审查异议成立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起诉。因此,从我国《 政法论坛》1997年第5期。 [32] 参见章武生等著:《司法现代化与民事诉讼制度的建构》,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64页以下。 [33] 参见李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08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