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表现为应当应分, 即人们得到他所应得的待遇。因此, 将环境正义理解为分配正义(Distributive justice) 是必然的,也是合理的。 二、 犯罪分子,特别是对于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者人员伤亡的,最高可判处死刑。[11](3)应确立环境损害侵权中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308.html -
了解详情
建明.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 [2]李刚.群体性环境污染损害法律救济制度研究//article.chinalawinfo.com/article/user/article_display.asp?ArticleID=34317 [3]王红岩,王福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746.html -
了解详情
参与环境保护的一种形式,不过这种形式是一种在环境污染损害已经发生后的被动形式,是在信访人认为环境行政权缺乏公定力、公信力之后的一种自我救济途径。一般 效应,导致连锁的负面影响和严重的生态后果,并可能导致难以承受的生态损害赔偿。[13] 另一方面,环境损害具有缓发性、累积性、潜伏性和复合性特征,一旦环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697.html -
了解详情
的民事合同。在张炳淳先生看来,环境民事合同应用了合同的外观形式,将环境资源开发利用、污染防治及污染损害赔偿等事项通过合同加以约定,以确立 市场公开竞争的方式缔结许可民事合同。在国有自然资源许可民事合同中,注重农村生态环境权利义务的配置。对于农民集体所有的自然资源,应逐步扩大自然资源交易的方式和主体范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122.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法律依据进行反驳,申请人可以聘请律师、专家证人协助其辩论。地方人大环境监督听证制度有利于监督的透明化、公开化,有利于地方人大监督机构本身也受到监督。( 环境民事诉讼程序,解决环境民事赔偿纠纷。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了支持起诉原则。我国已经有相关案例。对受环境污染损害的单位、个人,机关、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056.html -
了解详情
故意违反。如果现在还不改变这种作法,就会放任由外到里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转嫁,同时,中国国内的产品就会因难以逾越西方国家设置的“绿色壁垒”而难以 执行程序,在国内无相关法律规定的环境贸易纠纷案件,应参考或直接适用WTO的有关规则;建立无过错环境民事损害赔偿责任人的限制赔偿责任制度的同时,引进配套的环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68.html -
了解详情
五)设立公益诉讼前置程序 任何组织和个人应该对已经或可能遭受的环境污染损害向人民法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同样,这种规定如果法律实施不够理想有导致权力被滥用的 。政府鼓励企业、组织等援助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基金。还可以试行民事侵权诉讼制度中的双倍赔偿规定这一激励机制。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经济援助有待突破,鼓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5731.html -
了解详情
、《有毒物质控制法》、《资源保护和恢复法》和《濒危物种法》等环境法律中相继制定。(注:The Clean AirAct,42 U. S.C.,7604(a) 责任者提出损害赔偿要求。这一规定为海洋环境主管部门提起民事诉讼提供了实体法上的基础。在司法实践中,贵阳市两湖一库管理局诉贵州天峰化工公司环境污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567.html -
了解详情
环境的治理过程中,虽然各国都已经意识到了农业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但却大多将农业作为环境污染的除外情况。最后一个原因,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生产者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自愿采用绿色生产方式,降低土壤污染的,由政府给予补贴。同时,加强农业生产者土壤污染损害赔偿请求权,提高权利意识,鼓励生产者之间的相互监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554.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律地位是特殊的,原则上不承受法院裁判结果的直接拘束;其四,由于环境公共利益的保护不仅涉及到一般的环境公益损害赔偿,还可能涉及到行政机关的环境 对环境违法者民事责任的追究仅仅是由特定的直接受到环境污染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通过提起民事诉讼来实现,当违法者触犯刑律时,由司法机关介入提起国家公诉追究违法者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882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