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网首页 法律咨询 查找律师 加入收藏
全文 标题
共找到相关结果约 402 篇 如果以下信息不适合您您可以点击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犯罪的性质、罪行的轻重、认罪程度以及悔罪表现等情况,减少基准刑的10%以下。依法认定自首、坦白的除外。14.对于退赃、退赔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退赃、退赔 的量刑情节。3.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增加基准刑的20%以下:(1)持枪支、管制刀具等凶器伤害他人的;(2)伤害他人身体要害部位的;(3)事先预谋伤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0636.html -了解详情
的动机如何,只要行为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就具备了抢夺罪的主观要件。 认定 (一)本罪与非罪的界限 抢夺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是构成抢夺罪的 的,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 这里的携带凶器抢夺,是指行为人随身携带枪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性质上的凶器)进行抢夺或者为了实施犯罪而携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6753.html -了解详情
大为简洁顺口;简单再就是意味着罪名中应避免出现赘词。赘词在现行罪名中更是屡见不鲜,如非法携带武器、管制器具、爆炸物参加集会游行、示威罪。该罪名中非法纯属多余,因为携带武器、管制刀具、爆炸物参加集会、游行、示威一眼便可看出其非法性质。再如非法侵入住宅罪,侵入已显示非法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094.html -了解详情
规定比比皆是,比如,我国《刑法》第136条规定的: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或者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 :法律运行过程中存在来自三个方面的不确定性,即法律条文的不确定性、事实认定的不确定性和法律以外的其他社会和个人因素(甚至非理性的因素)的不确定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651.html -了解详情
条第二款规定的“携带凶器抢夺”,是指行为人随身携带枪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 器械进行抢夺或者为了实施犯罪而携带其他器械进行抢夺的行为。 [说明] 一、认定抢夺罪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只有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才能构成本罪。 一般在司法实践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823.html -了解详情
器具、爆炸物参加集会游行、示威罪。该罪名中非法纯属多余,因为携带武器、管制刀具、爆炸物参加集会、游行、示威一眼便可看出其非法性质。再如非法 [C] . 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 [2]周道鸾。 论罪名的规范化、统一化及其认定[A] . 高铭暄,赵秉志。 新中国刑法学五十年[C] . 北京:中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890.html -了解详情
个人的或情景的原因的确定,只有原因属于个人时,才可能认为个人负有责任。{14} 认定犯罪同样如此。在结果发生的情况下,首先进行归因判断,即查明该结果由准的 与淫秽物品,不能适用上述规定予以没收;对于没有达到责任年龄的人用于杀伤他人的管制刀具也不得适用《刑法》第64条予以没收。这显然不合适。根据以违法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4396.html -了解详情
。 非法进入供他人家庭生活,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盗窃的,应当认定为入户盗窃。 携带枪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盗窃,或者为了实施违法犯罪携带其他足以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器械盗窃的,应当认定为携带凶器盗窃。 在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的,应当认定为扒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9599.html -了解详情
同时具有两种以上情形的,累计不得超过基准刑的100%: 1.持枪支之外的管制刀具或者其他凶器抢劫的; 2.有预谋抢劫或结伙抢劫的; 3.为实施其他违法 手机银行等支付平台获取抢劫财物的,以行为人实际获取的财物为抢劫数额。 4.认定冒充军警人员抢劫,要注重对行为人是否穿着军警制服、携带枪支、是否出示军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1491.html -了解详情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搜索历史 清除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