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已经被实践所证明了的先进的立法经验,也是为民法学者所普遍认可的科学体系。既然民法通则关于民事权利的规定已经构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的体系,并已经对我国 能仅以外国立法例为由而加以否定。第四,侵权行为法独立是符合民法发展的趋势的。例如,1994年的《蒙古民法典》就将合同责任和非合同责任作为两编单独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96.html -
了解详情
的因素。同时,正如马克思主义者所指出,立宪主义的建立是符合近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的,他们把立宪主义对专制主义的革命称为「资产阶级革命」。十六世纪至十 的问题,这可算是立宪主义在当代的第二大课题。在西方近现代史中,立宪主义的建立是先于民主﹙即全民普选立法机关和行政首长﹚的,例如在英国,立宪主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314.html -
了解详情
间组织,更在非政府间组织中得到更加深入的探讨和实践。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有利于我们把握劳动权保护的发展趋势,对我国的劳动立法的完善也多有裨益。 自《经社文权利 ;法律的全球化不意味着一体化,它不反对差异的存在,它是不同于国家法发展的另一套系统;同时它不是国际法的另一种演进思路。[10]这种认识当然还有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22.html -
了解详情
定主义,法不溯及既往,罪刑相适应,刑罚的人道主义;诉讼法上的无罪推定,抗辩主义,当事人主义;国际法上的国家主权,海洋自由,以谈判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自卫战争 第三,在法学近代化过程中,任何一项法学成果,只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就会不受国家、民族、意识形态的影响而被吸收、采纳。比如,罪刑法定主义,是意大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88.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与国民互动构成其基本调整方式;对于刑法而言,则预防与惩罚构成其基本的调整方式。至于在国际法中,斡旋、交涉、协商、对话、宣战等均构成其基本的调整 是保障整个法治秩序得以稳定发展的基础。这是因为司法的微调属于一种日常性或经常性的活动,因此,它不大会带来剧烈的社会动荡,而通过立法的调整一旦举措不当,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56.html -
了解详情
再过度追求具体化和确定化。顺应现代国际民商事关系发展的要求,灵活化已经成为冲突法的发展趋势,甚至引起了确定性与灵活性的天平向后者的倾斜。50事实上,作为特殊的 I). 20参见马志强:《最密切联系原则在中国的立法完善前瞻〈民法典〉编纂中的涉外篇》,载《当代法学》2016年第6期,第17页。 21参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1189.html -
了解详情
【出处】《武大国际法评论》2010年第2期 【摘要】我国涉外结婚法律适用的现有立法并不能满足当下国际私法立法的需要,需要审慎地重构相关规则。涉外结婚法律 ,虽然如此,各国国际私法重回规则导向的趋势在当代也越来越明显,[3]涉外结婚冲突法也不例外。因此,此处要探讨的结婚冲突法的立法结构,是建立在规则导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562.html -
了解详情
,其适用范围仅限于欧洲一些国家。因此,制定一个普遍接受的国际公约已成为当代产品责任法发展的一个新课题。1973年,海牙国际私法会议通过了一项《关于产品责任 上的约束力,成为国际法的不成文法规。可以说,大多数国家都承认或接受国际惯例,并将它纳入本国法范围,甚至高于本国法。我国在80年代立法中已明文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995.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司法》1999年第6期。 3、刘培森、王运生《论法律文书的域外送达》,载自中国期刊网。 4、许晖:《状告奔驰 诉讼的发展趋势》 资料来源://www.tyfw.net/dispnews.asp?id=1531. 11、鞠海亭:《我国域外送达制度的完善》,2006年8月18日,载自中国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167.html -
了解详情
公法中有所讨论。第三种语境中的软法是治理领域的软法,与社会秩序实现方式从统治到治理的发展趋势密切相关的。正所谓统治形式下 , 2006. [11]李挚萍.环境法的新发展管制与民主之互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6. [12]吕忠梅.沟通与协调之途论公民环境权的民法保护[M].北京:中国人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73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