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信用卡诈骗罪既遂。笔者赞成这种观点。有必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盗窃罪与信用卡诈骗罪在通常情况下并不存在相重合的问题。《刑法》第196条第3款规定,对盗窃 出售行为,因为出售行为也具有诈骗性质,与通常所指的使用并没有实质的区别,对行为人应以盗窃罪定罪处罚。⒄另有论者认为,使用与出售是有严格区别的,是两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32.html -
了解详情
为信用卡诈骗罪既遂。笔者赞成这种观点。有必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盗窃罪与信用卡诈骗罪在通常情况下并不存在相重合的问题。《刑法》第196条第3款规定,对盗窃 出售行为,因为出售行为也具有诈骗性质,与通常所指的使用并没有实质的区别,对行为人应以盗窃罪定罪处罚。⒄另有论者认为,使用与出售是有严格区别的,是两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688.html -
了解详情
按数罪处罚。[4] 我们认为,对同一行为人既有伪造信用卡的行为,又有使用伪造的信用卡的行为,应区别不同情况分别对待: (1)如果行为人既伪造了信用卡,又使用 行为的,不构成盗窃罪。可见,信用卡和银行活期存折是不能等量齐观的;其次,银行活期存折作为一种金融凭证,在我国刑法已规定了金融凭证诈骗罪的情况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218.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的不认为是犯罪)。比如,对于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盗窃罪、涉税犯罪、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处理均是呈现此种趋势。通过归纳可以发现,这种立法趋势所涉及 解释角度的定性上却是完全相同、甚至在量刑的范围内几乎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这种结论的得出是否与民众内心中的刑事正义理念预判相抵触?是否契合人们的法感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0608.html -
了解详情
侵占罪;不法取得内容物的,成立盗窃罪与侵占罪的竞合,以盗窃罪论处。 3.受托人占有说。封缄物整体与其中的内容物在性质上没有区别,都由受托人 即便行为人使用了欺骗方法,但如果该欺骗行为并不具有使对方基于认识错误处分财产的性质,仍然不可能构成诈骗罪。其次,如果认为郭某将五吨焦炭占归己有的行为属于侵占性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4124.html -
了解详情
上讲,招摇撞骗也是诈骗,既然如此,两法条在行为类型上就有交叉的可能。如果依据法条关系的形式区别方法,似乎马上就可以认定两法条存在法条竞合关系。⑺但是,如果 中,将受骗者具有处分意识与处分行为的情形分离出来而形成的独立犯罪。所以,诈骗罪是盗窃罪的特别法条。参见[日]山口厚:《问题探究刑法各论》,有斐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0076.html -
了解详情
程度的合理性,也不能处理司法实践当中贷款诈骗罪的所有情形,也就是说,折中说无法回答在单位主要不是利用各种合同形式实施的贷款诈骗行为该如何处理这一棘手问题。 因此 。从法益侵害角度看,单位集体实施的犯罪行为与一个或者数个自然人实施的犯罪行为对于法益的侵害上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区别。以单位走私为例。单位集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1613.html -
了解详情
负责的观点没有异议,符合共同犯罪的基本原理,但问题是,在总额之下以主犯论和区别认定的观点不仅与总额论矛盾,而且多少让人感觉有点司法功利主义之感 《法学研究》2009年第3期。 [30]此时的单位,能否以自然人构成货款诈骗罪的共犯而以此追究单位货款诈骗罪的刑事责任则需要进一步探讨。 [31]这也多少反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478.html -
了解详情
负责的观点没有异议,符合共同犯罪的基本原理,但问题是,在总额之下以主犯论和区别认定的观点不仅与总额论矛盾,而且多少让人感觉有点司法功利主义之感 《法学研究》2009年第3期。 [30]此时的单位,能否以自然人构成货款诈骗罪的共犯而以此追究单位货款诈骗罪的刑事责任则需要进一步探讨。 [31]这也多少反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05.html -
了解详情
的受骗者必须是自然人,如果没有自然人受骗,就不可能基于认识错误处分财产。诈骗罪与盗窃罪的关键区别在于:受骗人是否基于认识错误处分(交付)财产。但是,机器是不 信用卡的行为与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的行为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行为。前者虽然是以后者行为的存在为前提,但其属于信用卡诈骗罪的行为方式之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03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