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这一问题。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反思历史,联系现实。窃以为当代中国的司法改革应该从司法制度自身的变革和外部社会环境的培育和改造两个方面着手并使 论法的精神(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年版 [2]转引自杨鸿烈:中国法律发达史[M].上海:上海书店,1990年版 [3]史记鲁周公世家 [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416.html -
了解详情
改造。这一点对于后发国家的法律现代化而言尤为重要。清末修律、国民政府的法律改革之所以最终失败或流于形式,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囿于当时的历史条件的限制,法律改革者 了这一问题。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反思历史,联系现实。窃以为当代中国的司法改革应该从司法制度自身的变革和外部社会环境的培育和改造两个方面着手并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776.html -
了解详情
8一11日由亚洲法律资源中心在泰国曼谷召开的司法程序公正研讨会上的发言稿。 [5]参见何家弘:《陪审制度纵横论》(《法学家》1999年第3期);何家弘:《陪审制度改革断想》(《中国律师》1999年第4期、;王远:《让陪审员不再当摆设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何家弘谈陪审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9086.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的科学扬弃,这是顺利推进司法改革的必要前提。 中国古代封建制的传统司法制度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演变进程中得到了形成与完善,然而,自近代以来, 认为,这种名不副实的分权体制一方面降低了决策的效率,又无从保证相关权力尤其是司法权力的真正独立性,于是民众的权利便经常成为官方机构相互推诿的牺牲品,于是监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242.html -
了解详情
上均面临着种种问题,并进而影响着整个司法制度的有效运行。在我国,由于制度设计上固有的缺陷,加之司法实践中颇具中国特色的请示报告之风盛行,再审程序启动 其中引人深思的一点经验是,英国所确立的民事上诉制度改革目标和原则,并不囿于上诉制度本身,而是蕴涵着该国民事司法改革的整体理念,从而使上诉规则的设计能够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475.html -
了解详情
理念、制度即使在理论中、在别国实践中百分之一百的可行,也不代表在当前的中国就一定同样畅行无阻。并不存在那样的假设,说只要寄希望于动员一部分人自我牺牲以便建立一 日本在司法主体、审判方式、诉讼程序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有序的改革。参见范纯:当代日本司法制度改革评析,载《日本学刊》2007年第3期。 【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211.html -
了解详情
带来的是当事人诉权的严重萎缩。这些似乎属于中国刑事司法制度中长期保持稳定不变的深层结构,也是任凭各界发出改革死刑复核程序的喧嚣而雷打不动的社会治理方式 公诉人出庭支持公诉的建议;最高法院法官单方面提讯被告人,代替了被告人出庭的改革设想;最高法院法官单方面调查证人、核实证据,替换了法官当庭展开法庭调查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168.html -
了解详情
的改革,但对司法制度改革影响最大的还是被评为2005年十大影响性诉讼案件之首的佘祥林杀妻案,直接促进了中国死刑核准制度和死刑犯二审审判程序 、律师协会等行业管理协会统一为法律职业协会,建立法律职业共同体,实行行业管理与司法行政机关宏观监督的相结合的法律职业人员行业管理体制,建立法律职业人员之间相互流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998.html -
了解详情
要经过充分的论证之后才可确定,论证通常是通过召开司法制度改革审议会会议和地方听证会的形式来完成的[20].这种改革方案的形成过程保证了其在上升为法律之前能够 说它是经验的总和。[23]笔者赞同法律进化论的观点,司法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一过程不能脱离中国的实际情况而进行,而且必然要受到政治、经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122.html -
了解详情
。该《意见书》勾画了日本21世纪司法制度改革的基本框架和司法领域中各项制度改革的基本设想,从而成为日本司法制度改革的指南。《意见书》第三章第二 必定会在不久的将来步入正规并呈现出勃勃生机。中国的法治也一定能够实现。 注释: [1] 见肖杨《当代司法制度》P182 [2] 法学教育:肩负双重使命迎接新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9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