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实施建议。 关健词:暂缓判决无罪推定社区矫正社区服务 一、暂缓判决的历史与现状 刑事判决的历史演化中,我国明代秋审制度中有关于缓决的做法,即对某些 作为缓刑、减刑、免刑的量刑情节了。当然,这种表现也许对今后在监狱中获得减刑、假释有所作用,但其适用的程序和我们定罪量刑的审判程序是完全不同的。 再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613.html -
了解详情
处罚力度。建议在刑法中明确:判处无期徒刑的,只有在犯罪人实际服刑15年后方可减刑、假释,并且犯罪人原则上应至少实际服刑25年,有重大立功的,至少实际服刑 地位不明确、经费保障不足、专业人员缺乏等问题,急需进一步解决以正式确立社区矫正制度。(2)重构监狱的价值理念,改革监狱的运行机制和运行规则。监狱给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3500.html -
了解详情
》进一步完善了儿童权利,如对儿童累犯制度的摒除、加大对未成年人缓刑等社区矫正执行力度、有限度免除儿童前科报告制度等等。但总体而言,儿童权利保护水平还有待 适用条件上放低,以区别与老年人和怀孕妇女应当适用刑罚的情形。同时,在刑罚执行制度上,应当放宽对未成年人适用减刑、假释等执行制度的条件,如进一步降低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2047.html -
了解详情
》进一步完善了儿童权利,如对儿童累犯制度的摒除、加大对未成年人缓刑等社区矫正执行力度、有限度免除儿童前科报告制度等等。但总体而言,儿童权利保护水平还有待 适用条件上放低,以区别与老年人和怀孕妇女应当适用刑罚的情形。同时,在刑罚执行制度上,应当放宽对未成年人适用减刑、假释等执行制度的条件,如进一步降低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2042.html -
了解详情
,我们就一定认为它只能是个司法政策,否则,很多问题都没办法解决,包括对减刑假释要不要贯彻宽严相济。[5]这一论点言之有理。 (二)宽严相济既是刑法 %左右。[25]2011年2月,刑法修正案(八)将社区矫正写入刑法,明确规定对管制、缓刑和假释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新《刑事诉讼法》第258条规定:对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5605.html -
了解详情
的自由观的教育十分必要。要通过教育,使他们懂得,自由作为一种人与外界的一种关系,人的一种自主状态,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是 }郭道晖.人权的国家保护义务{J}.河北法学,2009,(8):16. {19}刘强.社区矫正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7.223. {20}吴宗宪,等.非监禁刑研究{M}.中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102.html -
了解详情
,减少监禁刑的适用。对犯罪较重的刑事案件缩短刑期。在刑罚执行中适用减刑、假释制度缩短刑期,符合目的刑论者倡导的犯罪预防思想,也有利于犯罪人重归社会。 被害人、加害人和社区都应当参与到刑事司法中来[13]。刑事司法的目的是恢复而不是报复,恢复性司法理论认为司法的第一个目标是对被害人的赔偿与治愈;第二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9456.html -
了解详情
诠释了司法公正的精神。我国刑法中对这种区别的待遇的规定并不明确,在减刑、假释的规定中,也没有明文规定未成年人应该放宽。1997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实施的 法律规定,完善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非刑罚处罚方法已势在必行。 1、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在我国是一种与监禁相对的行刑方式,即是法院判处罪行较轻的犯罪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341.html -
了解详情
诠释了司法公正的精神。我国刑法中对这种区别的待遇的规定并不明确,在减刑、假释的规定中,也没有明文规定未成年人应该放宽。1997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实施的 法律规定,完善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非刑罚处罚方法已势在必行。 1、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在我国是一种与监禁相对的行刑方式,即是法院判处罪行较轻的犯罪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475.html -
了解详情
刑严重、影响极坏但又不足以判处死刑的严重犯罪,判处无期徒刑并规定终身不得减刑、假释;同时规定对于某些虽罪行严重,但系初犯、偶犯或过失犯的犯罪分子, 。为使宽严 相济的刑事政策得到正确贯彻,社区矫正的制度化、法律化十分重要。 6、 大力推行人性化措施,努力做到公正与人情关怀相结合。 人性化司法意指在具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72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