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的方面存在法律空白;对少年犯的日常监管缺少有效性和针对性规定,尤其是在对剥夺政治权利、管制等社区服刑人员的奖惩方面,存在较大欠缺,在实践中有的城市已 调剂,基本上由单位自筹,工作经费缺乏长效机制保障。我国在全面实行少年犯社区矫正后,国家也没有将相应资金拨归区县司法局。在以往监狱关押的时代,资金直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8416.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是政治自由而非人身自由;对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执行,比如定期报到、设定活动范围、禁止出入特定 目的是减少监狱和看守所的拥挤和重新犯罪。在短期的集中居住、训练和参加矫正项目后,接着进行社区的监督)等。 从英美对社区刑罚执行工作相关表述的推敲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7210.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审查同意后,报请所在地中级以上人民法 院审核裁定。 【章名】 第三节 对罪犯的监督、考察 第二百八十六条 负责执行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的派出所 ,公安机关 应当通知本人,并向其所在单位或者居住地的群众宣布解除管制或者恢复 政治权利。 第二百九十一条 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 之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519.html -
了解详情
扩大解释于法无据。刑法第57条是对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规定。很显然第二种观点也于法无据。对此应立法予以规定。 多个 9当然我国并没有采用不定期刑的刑罚制度,因而即便改造不好的被执行人在刑期届满后仍应及时释放。 10参见马克昌主编:《刑罚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87.html -
了解详情
相比,《解释》更为科学合理。因为挪用公款行为人直接故意是取得公款使用权,用后再归还,而贪污罪行为人主观上具有永久占有公共财产所有权的故意,自始至终没有归还 。根据刑法有关规定对犯贪污罪的,除了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罪犯必须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以外,其他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的,只要不属于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449.html -
了解详情
无期徒刑、作为财产刑的全部没收财产、作为资格刑的永久驱逐出境、永久吊销驾驶执照、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等,则不能用于折低。这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所用的 刑期折抵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它为判决以前依法先行羁押的期间折抵判决后某些可折抵的刑期提供具体的操作标准和规格。 [10] 有的国家刑法典对其进行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612.html -
了解详情
没有产生效果的观点,在司法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马丁森等人的论著发表后,西方国家的许多犯罪学家、社会学家、监狱学家等对监禁刑的效果展开了广泛而 ,打击普通刑事犯罪才是刑法的现实需要。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剥夺政治权利的内容已不合时宜,加之剥夺政治权利的内容有多项,缺乏必要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2、执行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330.html -
了解详情
,只有人格受限制的生命人才不享有实现人的资格的行为资格。现代刑法有剥夺政治权利的规定。政治权利是人身自由权中的非民事部分,大致相当于传统法律中的公法自由权。 的全部领域的身份证、通行证。人的资格在部落社会内没有成为问题。 法律人格产生后,取代了自然人格,成为社会承认的惟一人格。人的个体作为类的存在形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233.html -
了解详情
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及裁定假释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对暂予监外执行、剥夺政治权利之罪犯是否实行社区矫正,还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需要对《刑法》、《刑事 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员流动性较大,一些户籍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被矫正罪犯出狱后便外出打工、做生意,有关社区矫正的档案材料却未随人转移,出现人户分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963.html -
了解详情
就没财产,这时没收财产刑对犯罪人来说根本上就是一纸空文,即便犯罪人刑满释放,回归社会后有了自己的财产甚至是很多的财产,但根据现行《刑法》的规定,人民法院也 下犯商业贿赂犯罪的可规定没收财产刑与罚金刑任选。 (四)改造资格刑 应对剥夺政治权利的内容进行分解并充实资格刑,如针对商业贿赂者的商品经营身份,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998.html -
了解详情